选单

“雅姿娘”赋能计划

项目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雅姿娘”赋能计划 -> 项目内容 -> 正文

回顾|AI赋能潮汕非遗:淑德书院探索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路径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6 阅读次数:

2025年10月,中国在北京召开全球妇女峰会,以“北京+30”为契机加速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健康发展。10月18日至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AI赋能非遗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坊”在淑德书院成功举办。本次工作坊特邀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提供专业支持,聚焦人工智能与潮汕非遗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在培育女性数字素养的同时,为传统文化传承探索创新路径。


1547C


一、“理论-实践”双规教学

在为期两天的沉浸式学习中,工作坊以潮汕非遗传统文化调研为核心任务,构建了层次清晰、实用性强的AI技术教学体系。

AI基础语言模型操作技巧实训

课堂中老师们聚焦AI基础语言模型核心使用方法,并提出高效运用AI基础语言模型的核心在于掌握系统性的提示框架

“角色锚定”——确立专业语境与应答范式

“任务分解”——构建逻辑框架

“上下文进行迭代优化”——将模型从信息工具转化为智能协作者


121BC


AI智能体构建

在学习构建AI智能体的环节中,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掌握如何运用AI解读非遗文化的内在逻辑,进而建立技术与非遗之间的有效关联。具体而言,以大语言模型(LLM)作为分析推理的核心引擎,通过赋予其记忆(如对话上下文与外部知识库)、技能(如搜索与爬虫)以及规划(包括任务分解与流程编排)等能力,即可构建出能够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


1CE2A


(三)AIGC文生图模型实战

同学们如何将前期智能体生成的内容转化为具象成果呢?AIGC文生图给了我们答案。通过描述需要的图片的要点,一一列举出AI生图的指令,如生成的主体特征图片的风格环境以及所需的呈现效果,最后强调生图重点细节,最终将指令转换为英文生成图片。一张张融合了传统非遗元素与AI绘画技术的视觉作品逐一呈现,让抽象的文化概念拥有了崭新的表达形式。


3DB2D

(老师们运用风格迁移的方式,将人物作为参考,生成以工夫茶为图案内容的潮汕剪纸风格)


二、创新实践成果

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与潮汕非遗特色,产出了一批兼具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的“数字非遗”作品,以下是部分成果展示:

4659D

此次工作坊不仅创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更展现了人工智能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同学们在这过程中拓展了跨学科的思维,提升了自己运用AI工具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


三、参与者感言

23级化工黄雪清

在本次AI应用工作坊中,授课老师倾囊相授,内容详实。我们不仅学习了借助AI工作流来精准优化方案的科学方法,还掌握了AI绘图的核心技能。此次培训理论与实践兼备,令我获益良多。

长江设计与艺术学院研究生周丹青

AI发展的趋势下,人所拥有的独特特质反而显得可贵,比如最真实情感、感受和同理心。 在人是主体、AI只是工具的基础上,基本的常理知识要打牢,诸如逻辑推理、创造力,判断 AI 生成东西的对错、美丑,才能更好地运用AI。



文字编辑:赖凯婷 赵惜冉

图片来源:淑德书院

淑德书院 Esther Hall
电话/Tel:0754-86502610   电子邮箱:she@stu.edu.cn
Copyright © she.stu.edu.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