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汕头大学淑德书院以“北京+30”为主题开展工作坊,为女性在个人成长与情感认知方面进行深度启迪。此次工作坊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党委书记周红教授,为师生们分享“‘我’与‘我们’的辩证法:新时代女大学生婚恋价值重构”,解开大家在婚恋关系上“爱与怕”的纠结,既守住“我”的独立,又能拥抱“我们”的幸福。

一、为何要重构婚恋价值?矛盾现象给出答案
“一边刷着甜甜的恋爱剧姨母笑,一边看到结婚率下降就慌,谁懂?”周红教授一开口就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95后、00后渴望爱情,社交媒体上关于婚恋的话题热度不减,可现实中,婚姻登记率连年走低,离婚率却悄悄上升,“想爱不敢婚”成了很多人的常态。当代女性还陷在两种期待的拉扯里:家里盼着我们做“贤妻良母”,可自己更想当“独立大女主”;既想拼事业实现“自我价值”,又忍不住期待一段安稳的“亲密关系”。周红教授说,这种矛盾不是我们“太挑剔”,而是时代变了,女性的主体性觉醒,需要一套新的婚恋逻辑,而不是跟着旧标准走。
二、辩证法的两重维度,读懂“我”与“我们”的关系
针对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困惑,周红教授给出了“个体性维度 + 关系性维度”的双重解法。在“个体性维度”上,周红教授提醒我们,女生一定要觉醒主体性,明白爱情不是“他养我”或“他帮我解决问题”,而是两个人平等尊重,互相支持。在“关系性维度”上,周红教授用依恋理论告诉大家,“安全型关系”是健康关系的标准,健康的恋爱,是你敢说“我不开心”,他愿意听“为什么”。
个体性维度
1.爱情是平等“共舞”,而非单方面“救赎”;
2.守护自我边界,警惕“恋爱脑”;
3.以恋爱为契机实现个人成长。
主体性维度
1.以“安全型关系”为健康标准,核心是相互信任;
2.明确双方责任义务,拒绝“情感剥削”;
3.平等尊重,追求共同成长。

三、价值重构实践:关键命题破解婚恋困惑
除了理论,周教授还给出了几个关键命题,帮大家把对婚恋的思考变成切实具体的行动路径。她建议女生们先画好“人生价值坐标系”,梳理好事业、家庭、兴趣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排序,找到与自己价值观契合的另一半。要先有“爱自己”的底气,再有“爱他人”的胸怀,最后用 “影响别人爱我们” 的智慧,构建健康的亲密关系。“允许关系动态演化”,校园恋爱很美好,但如果毕业、工作后双方的目标和认知发生改变,那么我们也应该坦然接受这种变化。同时要拒绝“符号化爱情”,不要被物质绑架,幸福不是晒给别人看的。

四、提升“爱情行动力”:把幸福主动权握在手中
明确婚恋价值重构的方向与路径后,周教授进一步从“行动指南”层面,围绕“爱情行动力”提出具体方法。
(一)明晰婚恋需求:构建清晰的婚恋标准
1.核心需求:价值观、学历背景、职业特点等需与伴侣契合,这是关系稳固的基础;
2.坚守底线:坚决拒绝“妈宝男”、家暴、冷暴力等伤害性行为,保护自身安全与尊严;
3.可沟通项:地域差异、家庭结构等问题可通过协商解决,不必作为“一票否决项”;
4.加分项:兴趣爱好、收入水平等可增加关系幸福感,但不必过度强求。
(二)积极行动起来:掌握幸福主动权
1.主动才会有故事:主动接触不等于倒追,而是掌握幸福主动权,积极拓展社交圈,寻找合适的伴侣。
2.恋爱练爱,学着恋爱:恋爱是学习爱的过程,需直面交往中的不适应,在实践中提升爱的能力。
3.勇于尝试,在尝试中寻找真爱:每一段恋爱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伴侣。
(三)扩大社交半径和途径:丰富婚恋选择
1.打破6公里、6个人的社交局限:拓展社交范围,走出舒适区,结识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增加结识优秀伴侣的机会。
2.多元社交途径:通过参加学术活动、行业会议、旅行等方式,结识志同道合的人,拓展婚恋选择。
(四)相爱是一种共修的成长
1.制定共赢策略,实现双赢:通过制定共同的成长计划,如一起学习新技能、共同完成某个项目等,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
2.以“成长伙伴”定位彼此:通过共同经历生活的风雨,相互支持与鼓励,让感情在成长中不断升华。
3.追求情感共鸣,让彼此更好:在相爱的过程中,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式,实现情感升华。
(五)建立安全边界:保护自身权益
1.财务边界:明确财务边界,避免经济纠纷,保持经济独立,增强自身安全感。
2.交往边界:交往中需设立交往边界,保护自身隐私和安全,避免受到伤害。
3.心理边界:维护心理边界,避免不快乐、被PUA、自我怀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周红教授鼓励新时代女性都应始终坚守“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初心,以热忱积极的态度拥抱时代变化,在“自我实现(我)”与“亲密关系(我们)”的动态平衡中,主动掌控人生方向,勇敢探索并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可能。
在互动环节中,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地就物质与婚恋、异地恋、恋爱中的双方相处,婚姻法等方面提出问题,周红教授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大家表示对亲密关系有了更全面正确的认识。

参与者感言
23级 陈梓珊:
通过这次的工作坊,我对婚恋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到了很多自我调节、自我认知以及亲密关系中的相处方式有关知识。我认为这有利于我更好地担任亲密关系中“我”的角色。
24级 邱艺辉:
老师的讲解既有现实详细的科学指导,又有很多引导语录,给我带来很多启发。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话充满力量,“生命中的痛,难道不是生命中的体验吗?”带给我思考,关于爱情应该独立自主而不是过度依赖,也让我学会了很多。总体来说,这次讲座非常非常有意义!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教职工 陈易炯:
这次的工作坊像一盏明灯,使我对婚恋价值观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最大的收获是明确了亲密关系和自我实现的边界,不是互相消耗,而是互相成就。
从“我”与“我们”的辩证思考到婚恋价值重构的实践路径,从自我边界的守护到爱情行动力的赋能,我们不仅收获了重构婚恋价值的清晰方法,更感受到了周红教授对女性成长的深切关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未来坚定自我成长的脚步,以开放、平等的心态拥抱亲密关系,找到自我实现与情感滋养的平衡点。
文字编辑:麦敏晴
图片来源:麦敏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