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单

“雅姿娘”赋能计划

项目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雅姿娘”赋能计划 -> 项目内容 -> 正文

回顾|月满潮韵·非遗雅集——淑德书院中秋特别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30 阅读次数: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为庆祝中秋佳节、弘扬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淑德书院于2025年9月27日精心举办“月满潮韵·非遗雅集”中秋特别活动。活动涵盖油纸灯笼、潮汕朥饼、灯谜文化三大内容,让大家沉浸式体验潮汕民俗的独特魅力,共同庆祝中秋的到来。


一、非遗技艺里的团圆祈愿

上午,潮汕非遗竹编油纸灯笼工作坊在淑德书院水畔书屋开展。本次工作坊邀请到澄海隆都前美村前园竹编油纸灯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陈炜跃老师,带领师生学习油纸灯笼的制作过程,并编织一盏属于自己的油纸灯笼。


37CEE


陈老师介绍到,潮汕油纸灯笼融合竹编、糊纸、书画于一体,不仅是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传统工艺品,更承载着中秋团圆祈愿、吉祥照岁的文化寓意,是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0EE4


在陈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手持竹条,在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油纸灯笼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巧,将中秋的美好祝福融入手作当中。



二、舌尖上的中秋礼俗

下午,“雅姿娘”厨房系列之潮汕朥饼制作活动在淑德书院一楼教学厨房热闹进行。淑德书院邀请到国家中式面点高级技师谢福彬老师为师生授课。


897FE


谢老师先向大家介绍潮汕朥饼的文化背景:朥饼名称取自潮汕方言“猪油”(朥),是潮汕中秋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糕点,其精髓在于以猪油起酥,制成层次分明的酥皮,内馅多为乌豆沙、芋泥或水晶甜料,润香甜却肥而不腻。饼面的朱红印纹既是装饰,也标记风味,更与中秋食饼祭月的民俗文化紧密相关。


91B7C


跟随谢老师的细致讲解,大家逐步体验擀皮、包馅、压模等步骤,制作出一个个腰鼓状的朥饼。厨房内酥皮飘香,大家也在制作、品尝朥饼中深入对潮汕中秋祭祀文化的理解。



三、语言艺术里的文化共鸣

制作完月饼,大家迎来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澄海灯谜》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邱壮炮老师主讲的澄海灯谜文化分享与猜灯谜。


4A0D0


邱老师向大家讲述起澄海灯谜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澄海灯谜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民间语言艺术,融合文学、逻辑、地域文化与游戏精神,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澄海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灯谜之乡”


4E9D3


紧接着,他向大家传授拆字、谐音、象意等猜灯谜基础法门,并邀请大家运用所学来解灯谜。大家一边品尝此前制作的朥饼,一边积极参与猜谜,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欢笑与掌声,将中秋节日的气氛推上高潮。


参与者感言

22级 刘佩佩

我非常喜欢这次活动!首先现场看老师编灯笼感觉很不可思议,聊着天很轻松地就把灯笼做出来了,我拿到手上又感觉非常精巧。而自己动手涂画灯笼的油纸让我们也可参与到制作的过程中,增加了互动性。最后收获了一盏自己绘制刷油完成的灯笼,非常有成就感!


24级 吴凯莉

今天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非常浓厚的中秋氛围!潮汕非遗竹编油纸灯笼的制作体验充满匠心趣味,澄海灯谜更是妙趣横生,让人沉浸其中。特别感谢精心组织这次活动的导生和老师们,也由衷感谢现场耐心讲解的各位老师,你们的付出让这个中秋格外温暖、有意义!


研究生 谢松浥

通过实践感受美味一步步诞生的过程,在动手中获得满满成就感,其带来的欢喜程度已经超过了月饼本身的香甜。



灯笼里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朥饼里裹着潮汕的民俗风情,灯谜里装着汉字的文化魅力。在潮汕文化里,我们共度一场中秋盛宴,也加深对传统和团圆的理解。最后,小淑祝愿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万事顺意!



文字:赖雅婷

图片:陈静瑜、赖雅婷、赵惜冉、沈锐冰、活动嘉宾

淑德书院 Esther Hall
电话/Tel:0754-86502610   电子邮箱:she@stu.edu.cn
Copyright © she.stu.edu.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