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姿娘”是潮汕人对优秀女性的赞誉,凝聚着“雅量、雅趣、雅兴”的深厚内涵。著名潮学家林伦伦曾诠释:“雅姿娘之美,不在形貌,而在气度与智慧。”这种精神,既承载着潮汕女性千百年来的勤勉与坚韧,也映照着当代女性的独立与创新。汕头大学淑德书院以“雅姿娘”为文化内核,立足潮汕沃土,通过系列区域文化主题活动,将传统智慧转化为现代育人力量,为女性成长搭建多元平台。

(茶礼仪分享会活动现场)

(红桃粿工作坊活动现场)
溯源与传承:从“淑德女校”到现代书院
1873年,汕头首家本土自办的女子学院“淑德女校”诞生,开启潮汕女性教育之先河。淑德书院虽非其机构延续,却以“淑德”为名,致敬这一精神遗产。书院院长林锦香介绍道:“‘淑德’二字承载着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德才兼备’的期待,我们汲取历史养分,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雅姿娘’——既有文化根基,又有全球视野。”

(淑德书院Logo)
以食育人:红桃粿中的匠心
在潮汕,“雅姿娘”常以厨房为舞台,用美食传递对家庭与天地的敬畏。淑德书院“非遗厨房”首期活动聚焦红桃粿制作,邀请国家级面点师谢福彬现场教学。揉面、塑形、填馅……学生们在指尖触碰中,不仅习得技艺,更体悟背后的深意。“红桃粿的‘寿桃’纹路象征祝福,其制作过程需耐心与专注,这正是‘雅姿娘’持家有道的缩影。”谢老师解释道。后续,书院还将结合时令推出清明粿、粽球等工坊,以食物为媒,引导学生理解传统家庭责任与现代创新精神的融合。

(红桃粿工作坊活动现场)
茶道与心性:工夫茶中的女性力量
潮汕工夫茶的21道程式,恰如“雅姿娘”的处世哲学——优雅内敛却自有章法。国家一级茶艺师江雅龄分享道:“茶艺不仅是技艺,更是修心。潮汕女性在茶香中学会等待与沉淀,这种智慧对现代人尤为重要。”为此,淑德书院组建女子茶艺队,旨在打造“快时代中的慢空间”。学生通过沏茶、品茗,在茶汤氤氲间修炼从容气质,将传统礼仪转化为沟通力与领导力的培养。

(茶礼仪分享会活动现场)
手钩花:从家庭生计到社会创新
钩织曾是潮汕“雅姿娘”贴补家用的重要技艺,一针一线织就家庭经济的支柱。如今,90后创业者黄嘉榆以“小黄香蕉手钩”品牌,将这项非遗技艺推向时尚前沿。她与二十余位手作阿姨合作,用大胆配色重塑传统通花,让钩织作品从家庭走向大众。“老一辈‘雅姿娘’靠钩织养家,我们则用它创造社会价值。”黄嘉榆说。书院通过手钩花快闪展,既致敬女性经济贡献的历史,也激励学生以创新思维激活传统文化,探索自主创业之路。

(手钩花工作坊活动现场)
文化为桥:构建女性成长新生态
淑德书院以“领导力·服务”为院训,从思想、文化、实践、环境四维度赋能女性。无论是红桃粿中的匠心、茶艺中的心性,还是钩织中的创新,均以“雅姿娘”精神串联,形成“传统滋养现代”的育人闭环。“我们不是简单复刻历史,而是让文化基因活在当下。”书院院长林锦香表示。未来,“雅姿娘”系列活动还将延伸至女性领导力论坛、社区公益实践等领域,助力学生“带着文化的根,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从1873年“淑德女校”的启蒙星火,到今日书院的多元探索,“雅姿娘”精神始终如一:它不仅是潮汕女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跨越时代的教育哲学与精神力量。

(手钩花品牌分享会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