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一座造型独特的图书馆正式对师生开放。这座被称为“智慧之环”的建筑,不仅是校区的地标性建筑,更成为汕大山海文化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该校“文理医工融合发展”战略注入新动能。

汕大东海岸校区图书馆。罗杰坤 摄
据介绍,东海岸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主楼藏书容量约120万册,设有2800余个阅览座位,能充分满足校区师生的阅读与科研需求。其设计采用“开放智慧环、恒动知识轮”的理念,圆形主体搭配韵律化的立面百叶,既像海风翻动的书页,又似咬合运转的知识齿轮,下方方形草坡平台则提供了休闲聚会空间,草坡下为共享学习中心,是自主学习时代的新型场所,暗合“天圆地方”的传统哲学思维。

汕大东海岸校区图书馆。陈洁鑫 摄
在图书馆入口,悬挂着国际著名潮籍学者饶宗颐教授题写的“汕头大学图书馆”匾额,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馆内布局的多功能研讨间、静音舱,以及自助借还系统、智能终端等设施,共同构建起“未来学习”生态系统,为跨学科交流与创新提供支持。

国际著名潮籍学者饶宗颐教授题写的“汕头大学图书馆”匾额。陈洁鑫 摄
“图书馆开馆是我一直期待的事情。藏书和座位都比之前增加了许多,省下了以往一些专业书籍需要跨校区借阅的等待时间,在馆内也能有很好的氛围投入学习。”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陈洁鑫最期待使用图书馆的研讨间,“静音舱的设计很吸引人,能够满足小组讨论、校园采访的需要。”

图书馆内部环境。陈洁鑫 摄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海边的图书馆,与汕大桑浦山校区“东方书盒”造型的图书馆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汕大继往开来的山海文化叙事,见证着学校的发展。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高校,汕头大学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精神底色,秉持“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目前已有13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在“文理医工融合发展”领域成果显著。东海岸校区自2022年启用以来,已迎来商学院、法学院等五个整建制搬迁的学院,师生规模达1万余人,校区以交叉学科、新兴工科和应用型人文社科为主体,直接对接区域发展需求。

图书馆内部环境。陈洁鑫 摄
如今,这座矗立在南海之滨的图书馆,正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使命,为学校推动“文理医工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最坚实的支撑,也成为学子们在知识海洋中扬帆远航的新起点。

图书馆内部环境。陈洁鑫 摄
据悉,图书馆在开馆后陆续推出特色展览。二楼服务大厅的《樟林古港碑铭拓片展》,展出明万历至清光绪年间的18通碑记、匾额拓片,直观呈现樟林古港的历史文化面貌,践行服务地方与侨乡的文化使命;三楼书厅的《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中国科学家入党志愿书主题展》,通过展出钱学森等50位党员科学家的珍贵资料,传承红色科技基因与科学家精神。
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10/27/c11852972.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87&appversion=12900&firstColID=87&enterColumnId=87&date=NzA0OTM5NzUtYzJkOS0xMWU3LTgyNjUtNmM5MmJmNDcxMzA4&lay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