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26日,在中国记协指导下,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寻道·读行”调研团16名师生走进宁夏,调研采访引黄灌区的历史巨变。
纸上得来终觉浅,锤炼四力需躬行。本次研学活动,团队师生以“重走范长江行进路线”为主题、“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线索,全景式观察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识,把握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调研队宁夏行程达1200多公里,辗转3市9个区、县,总行程4500公里,边走边采,边写边发,将一路所见所闻所悟通过新媒体矩阵即时播发,共发布作品38篇,总播发/阅读量超2300万,多篇报道登上热搜榜,形成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热潮中的一股“新闻旋风”。
“寻道读行记”调研队
练真章:深入田间地头,产出优质作品
据悉,汕大新闻学院历来重视开展社会实践,这是该学院第10次开展西北调研。从2007年开始,学院便组织学子沿着著名记者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书中路线,回访西北,研究新旧之变,考察国计民生。
在宁夏黑山峡口,调研队到访了《山海情》“涌泉村”的取景地北长滩村,范长江当年描写过的湍急河流上正论证着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在青铜峡市大坝镇和叶盛镇,师生采访了处在引黄核心区的韦桥村、五星村、蒋滩村和地三村,在《中国的西北角》里,这里有近一半土地种植鸦片,而今高标准农田种植着“贡米”水稻、特种果蔬和青贮玉米。
团队在闽宁镇采访
闽宁镇为常住人口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因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而为人熟知。在这里,团队师生现场采访《山海情》马得福的原型之一谢兴昌,作为原闽宁镇福宁村(闽宁村)党支部书记、第一批从西海固搬迁到闽宁村的移民,他感慨移民政策带来的民生福祉与成效,“以前,山大沟深,现在靠天吃饭,山也绿了,水也多了”,人类幸福奇迹在这片希望土地上实实在在上演着。
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
除广为人知的电视剧原型人物外,“带货达人”王航弟、惠农渠管理处副处长海天相、西北史专家霍维洮和新闻史专家王庆同等众多人士都成为师生们的访谈对象。聊宁夏特色产业之路、问真实社情民意,广阔天地皆为新闻素材园地,从犹豫提问到自信开口,同学们的成长开启“二倍速”,新闻理想越发坚定。
献力量:青春绽放沃野,激发使命担当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把直播流量转化为产品“留量”,调研期间,团队师生还携手宁夏红寺堡当地主播开展直播带货行动,推广当地优质枸杞、黄花菜等名优产品,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和大学生知识优势,打造大学生助农直播间,再为红寺堡添一把火。
红寺堡助农直播专场
在弘德农特产展销馆,同学们架起直播设备,利用网络直播帮助当地农民打通线上销售渠道,促进产销对接。直播现场,同学们化身为当地农特产品“代言人”,声情并茂地讲解特产优势。直播结束后,同学们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直播复盘,总结经验,用互联网思维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传统难题。
除开展直播活动外,8月21日至8月24日,团队还联合汕头市直播电子商务协会、红寺堡区电子商务协会、电商孵化中心,组织一批电商直播专业人才前赴红寺堡传授电商心得与技巧,以“青春绿”碰撞“枸杞红”,书写“东西协作情,山海一家亲”的未来篇章。
文丨记者 陈锴跃 通讯员 胡岳诗童 谢嘉淇 邓菲
图丨“寻道读行记”调研队提供
链接: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014/52903739.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