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淑德书院“凤凰花开”学科交叉融合项目之“钩织芳华·科创巧艺”手钩花技艺调研传播项目团队,携手走进手工钩织品牌“小黄香蕉”,用跨学科的视角触摸钩针的温度,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收获了远超技艺本身的成长与感悟。
项目启程:跨学科视角下的钩织探秘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手工钩织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技艺,正以其独特的温度和魅力,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手钩花,是一种利用钩针将纱线编织成各种图案和物品的手工艺,其历史悠久,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淑德书院“凤凰花开”学科交叉融合项目之“钩织芳华·科创巧艺”手钩花技艺调研传播项目团队是由多学科背景同学组成的团队,肩负着用创新思维解读传统工艺的使命,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综合方式,深入“小黄香蕉”品牌的腹地,试图从其发展历程、创作理念与社会价值中,总结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突破之道。这场跨越学科边界的实践,不仅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更让淑德学子在一针一线中触摸到书院教育的温度。

创始人黄嘉榆接受采访
解码品牌:跨学科透镜下的传承与创新
从低谷到新生:一堂生动的社会创新课
创始人黄嘉榆女士接手父母倒闭钩花厂的故事,对项目组而言,是一份鲜活的社会企业案例。她不仅重新召集失业的手钩阿姨,更以创新设计为驱动,突破传统样式,将毛线化为表达时尚与艺术的“画笔”。品牌名“小黄香蕉”蕴含的姓氏渊源和“笑脸”正能量,也让我们思考品牌叙事在情感连接中的力量。

小黄香蕉品牌Logo
传统基因的现代转译:设计思维的碰撞
“小黄香蕉”深植潮汕文化,却非简单复刻。团队成员观察到,品牌巧妙地将潮流元素融入创作,用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文化符号。这种“传统的现代化转译”过程,正是我们于课堂上尤为关注的设计创新的核心课题。当我们实地看到一件件融合传统底蕴与现代审美的作品,所学的书本理论瞬间变得立体可感。

小黄香蕉艺术装置
核心洞察:人与价值的共创共生
天马行空”的设计哲学:灵感源于生活
通过与“小黄香蕉”主创团队深入交流,我们深刻理解了品牌“天马行空”的核心理念。从公园嫩芽、海边晚霞到电影画面,生活点滴皆可入“织”。这让我们反思:设计灵感并非空中楼阁,深度观察与体验生活才是源头活水。品牌坚持手工创作,认为“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着流动的灵感与灵魂”。这种对手工价值的坚守,也深深打动了我们。

小黄香蕉系列产品
手工艺人的蜕变:赋能与尊严的社会课题
39位手钩阿姨的故事,给我们上了关于女性赋能与社会责任的生动一课。传播组薛桂萍同学分享道:“我深切体会到品牌对阿姨群体的意义远超经济收入。创始人带领她们从担忧技艺淘汰,到主动参与设计改进,甚至为产品签名。这使她们从‘谋生者’蜕变为有职业尊严的‘艺术创作者’。即使在库存压力下,品牌仍坚守团队,这份以‘手工温度’赋能个体、担当社会责任的坚持,是最动人的闪光点。”

阿姨们用过的钩针
价值升华:治愈力与可持续的未来
钩织即疗愈:一堂非传统的心理健康课
在访谈和体验中,我们意外收获了对“手工疗愈”的深刻认知。钩织过程所需的极致专注,容易使人进入“心流”状态,产生愉悦感。小黄香蕉将作品视为“情绪日记本”,记录着创作者的情感。这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手工艺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缓解现代焦虑、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

同学们正在学习钩织
编织可持续未来:传统工艺的跨界可能
品牌的未来规划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工艺跨界融合与可持续设计的广阔前景。计划与潮汕木雕、香樟木雕刻等结合,开发教程与材料包,展现了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其坚持“长期主义”,追求“美而耐用”的理念,也契合了我们所学的“可持续设计原则”。

创始人黄女士在为项目组成员介绍
项目成员感言
调研组—刘林钰:
创始人黄嘉榆姐姐从倒闭工厂起步,将潮汕钩织与现代设计结合,融入了她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更通过在产品上签名,让阿姨们从普通劳动者成为了艺术创作者。品牌拒绝AI,坚持手工温度,用自然灵感缓解现代焦虑,让每个物件都成情感载体。在快节奏时代,它以慢哲学坚守文化,用创新让传统工艺与生活对话,不仅是品牌成功,更是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鲜活绽放,给非遗传承带来了温暖的启示。小黄香蕉正在用钩织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与小黄香蕉创始人黄嘉榆对话,看见传统工艺破局的智慧。她以倒闭工厂为起点,将潮汕钩织与现代审美碰撞,用自然元素为设计注入疗愈感。为手作阿姨签名的巧思,既赋予劳动者尊严,也让每件钩织物成为情感载体。她执着于手工温度,用“慢工出细活”的坚持,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新坐标。这不仅是商业的成功,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用一针一线编织出非遗在新时代的生机与希望。
设计组—陈佩君:
与小黄香蕉创始人黄嘉榆对话,看见传统工艺破局的智慧。她以倒闭工厂为起点,将潮汕钩织与现代审美碰撞,用自然元素为设计注入疗愈感。为手作阿姨签名的巧思,既赋予劳动者尊严,也让每件钩织物成为情感载体。她执着于手工温度,用“慢工出细活”的坚持,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新坐标。这不仅是商业的成功,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用一针一线编织出非遗在新时代的生机与希望。
传播组—徐瑜:
参与小黄香蕉品牌调研后,我被其独特魅力深深触动。品牌产品设计天马行空,打破常规思维,将奇思妙想融入每一件作品,从造型到色彩都充满惊喜,展现出大胆而鲜活的创意。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们对手工花制作的坚持,在快节奏工业化时代,依然秉持匠心,一针一线精心雕琢每朵花,赋予作品温度与灵魂。这份对创意的追求与对手工工艺的坚守,不仅塑造了品牌个性,也传递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
“小黄香蕉”用钩针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传统与时尚、手艺人与消费者,更在我们淑德学子心中,编织了一份关于文化传承、社会创新、设计思维、人文关怀与跨学科协作的珍贵图谱。在这个机械化生产的时代,它用最质朴的一针一线告诉我们:手工的温度,是触达人心、连接世界最恒久的力量;而学科的边界,将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中不断融合与拓展。
我们项目组已蓄势待发,将这份洞察转化为可体验的设计、可传播的故事,钩织出属于“凤凰花开”的实践成果。“去做去冲”,正如创始人黄女士所说。而我们的学习与实践,也如同这永不停歇的钩针,继续在传统与创新的经纬中,编织着无限可能。
文字:张梓薇 刘豆豆
图片:小黄香蕉 薛桂萍 刘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