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单

“她视界”

当前位置: 首页 -> 她时代 -> “她视界” -> 正文

开幕式| 观潮·后传统潮汕文化艺术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20 阅读次数:

2022年11月18日上午,汕头大学淑德书院“观潮·后传统潮汕文化艺术展”在淑德书院艺术画廊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展现的是由汕头大学学生组成的潮汕文化调研与策展项目的成果,由学生团队主力策划、调研、布展以及宣传等工作。

此次“观潮艺术展”旨在以展览的形式展现潮汕地区丰富的艺术文化,并希望同学们能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感受潮汕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与变化。

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布置了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旺松老师制扎的凤凰风筝

澄海风筝是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设计、绘画、放飞于一体,制作手法多种多样。陈旺松老师为“观潮”开幕式所设计和制作的凤凰风筝色彩艳丽、极具观赏性,仿佛展现出了汕大师生在传承和创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工作中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蕴含着对汕头大学不断发展、前程似锦的良好祝愿

宋代点茶艺人陈东腾老师在开幕式上进行茶百戏表演

一套完整的点茶要经过炙茶、碎茶、碾茶、罗茶、侯汤、烫盏、取茶粉、调膏、注汤、击拂、分茶等十几道工序。在寥寥琴音中,陈东腾老师再现宋代茶百戏,为在场的嘉宾提供一盏尽善尽美的宋代点茶作品。

▲陈东腾老师的现场点茶作品

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教授发言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潮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底蕴深厚,精神内涵丰富,是潮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本次淑德书院的‘观潮’展览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成果的体现,展览成果生动展现了意蕴深远的潮汕文化和永立潮头的潮人精神。汕大青年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一份子,不仅要做‘观潮人’,深入了解和认识潮汕的非遗文化,还要做‘领潮人’,自觉讲好潮汕历史、弘扬潮汕文化。”

淑德女子书院院长蔡映辉发言

“淑德书院自成立以来便将‘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育人的核心内容之一,立足于潮汕文化特色开展育人工作。本次‘观潮 · 后传统潮汕文化艺术展’,一观潮汕传统文化,二观文化潮流风尚,推陈出新。后传统,意为在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感受现代气息,也是对文化进行创新的尝试。书院未来将继续与大家一起,为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智慧、有担当、有作为的优秀女性人才而不懈努力。”

“观潮”策展团队学生代表曾艺慈发言

“回顾过去6个月,整个项目从无到有,从一个想法到最终落成,我作为策展组的组长,亲身参与并在其中收获良多。我从开始的焦虑无措到后来的有条不紊,自身领导力从中都得到逐渐提升。在遇到难关时,不再盲目焦虑,而是积极寻求突破口,我想这一切也与淑德书院旨在培养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相信这些经历将会成为我面对未来的力量源泉,推动我拥抱变化,蜕变成长。”

▲非遗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非遗导师受聘仪式

▲“观潮”展览揭牌仪式

本次展区主要由汕头大学学生实施完成,是学校专业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一次完美的结合与展示。

在汹涌的海浪声中,看到过去乘风破浪的潮商们开阔贸易的新天地;在茶香中,细品潮汕恬静淡雅的生活方式,让茶香沁入心脾,与内心的平静合为一体;观赏精巧别具的潮绣和潮州剪纸,见证这一针一剪生出的千变万化的艺术;在“近现代潮汕女子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历史窗口,感受如今的潮汕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变化。

“观潮”市集

茶百戏、澄海风筝、潮剧解谜坊、各式粿品等,小小市集,包罗万象。在“观潮”展览见识了潮汕文化的丰富内涵之后,同学们可以选择来市集转上一圈,亲身走近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在开幕式上单看茶汤作画不够过瘾?来市集继续欣赏意犹未尽的茶百戏表演,亲自品一口点茶手艺人制作的茶沫,走进宋代茶文化。

风花参谜机,雪月共潮戏

走近手作坊,静静作画素扇、面具,在色彩交融中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感受潮剧元素的色彩纷呈。文化的滋养是直击灵魂的,理清自己的思绪之后,就可以在解谜坊入座,浅浅体验一场和潮戏相关的头脑风暴,感受思想火花碰撞的美妙。

酵粿泥鳅空,糕粿踏步层

大米研磨而制的粿品,用来充饥最合适不过了。饱吃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盛宴、精神充实之后,肚子也要填饱。刚出炉的潮式粿品的飘香,留住了同学们的脚步。红桃粿、鼠壳粿、水晶粿,形状相同,味道各异,不同食材的碰撞丰富了粿品的样式,再配上摊主对粿品故事的娓娓叙说,同学们对粿文化的了解又加深了。

画说潮汕,丹青溢彩

—《潮汕胜景图》文化沙龙 —

2022年11月18日下午两点三十分,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镇松在淑德书院多功能厅举行“画说潮汕,丹青溢彩——《潮汕胜景图》文化沙龙”讲座,与同学们讲述《潮汕胜景图》的创作始末。

创作背景

福地重文教

2013年春,汕头市委做出建设“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的决策,以打造潮汕的文博高地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增强文化自信

盛世著华章

在决策建设文化中心的同时,汕头市宣传部决定组织百名潮籍画家创造反映潮汕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百米长卷“,用艺术的形式展现潮汕人杰地灵,团结奋进的人文风貌,于是有了这副博览馆的“镇馆之宝”——《潮汕胜景图》。

为什么《潮汕胜景图》是“潮汕”而不是“汕头”呢?周书记回答:“潮汕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汕头市作为区域文化中心,文化活动要着眼于全局,也就是潮汕”。用文化促进区域团结,提振区域信心,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因此,以“潮汕”冠名。

创作过程

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镇松在讲述画卷创作过程

画卷创作过程

潮汕胜景图的创作历经四年,在汕头市委宣传部的牵头组织下,由许钦松领衔,共有128名海内外画家组成,时任汕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周镇松副书记全程参与了这幅画作的论证、采风、创作和修改等过程,从2013年开始研讨论证,其后经过开笔采风、集体创作、修改完善,于2016年底完成创作。

《潮汕胜景图》中的南澳大桥

“你看长卷上的南澳大桥。”周书记指出图上的一处,《潮汕胜景图》表现的是“当下”的潮汕,自然风光以“三江五山”为主线,2013年开始创作时,还没有南澳大桥,但是在2015年南澳大桥正式通车后,创作团队也在画卷的预留处,将这座最新的重要人文景观画了上去。

创作体会

“再晚几年都不行!”周镇松副书记感慨道:“这个画卷是潮人大团结的绝好体现,也是潮汕人文鼎盛的绝好‘合影’。”这样的机遇是时代给予的机遇,是众人的机遇。讲座结尾,周书记用五个关键句总结了他在参与《潮汕胜景图》创作过程的心得体会。

在周书记娓娓而谈中,我们走进《潮汕胜景图》这副60米长的画卷背后的故事,感受当年这副集合众多画家心血的画卷的创作历程,同时也是潮汕人文团结的合影,其中不乏已经去世的重量级画家们,让同学们更深的体会了这副画作蕴含的潮汕人文精神和潮汕的团结精神。这次讲座之后,也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潮汕文化,发扬潮汕文化。

开幕式合照

文化沙龙合照


最后

淑德诚挚邀请您一起观展~

地点

淑德书院二楼艺术画廊

展览日期

2022年11月18日~2023年11月18日

开放时间

周一~周四

9:00—11:30

15:00—17:30

周五~周日

9:00—11:30

15:00—17:30

18:30—21:00

淑德书院 Esther Hall
电话/Tel:0754-86502610   电子邮箱:she@stu.edu.cn
Copyright © she.stu.edu.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