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抬手不疼了,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近日,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病房,刚经历手术的高龄患者老李(化名)欣喜地向医生反馈。困扰他多年的巨大肩袖损伤困扰,通过该院开展的粤东首例肩关节镜生物可吸收球囊植入术得以恢复。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粤东地区肩关节损伤及退变患者提供了又一国际前沿的治疗选择。

老李长期受右肩疼痛和活动障碍困扰,抬手穿衣等日常动作都成了“难题”,夜间更是被疼痛折磨得难以入眠。经汕大医附一院影像学检查确诊,其肩袖撕裂范围大、肌腱回缩明显,属“巨大不可修复型肩袖撕裂”。
据介绍,这类巨大肩袖损伤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超60%,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临床上复杂的巨大撕裂病例正以每年约15%的速度增长。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对高龄患者而言风险较高。经该院运动医学中心全面评估,最终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可吸收球囊修复技术,以微创方式重建肩关节功能,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手术中,团队通过关节镜和5mm切口,将可吸收球囊精准置入肩峰下间隙。球囊充气后犹如一个“生物气垫”,有效填补肌腱缺损空间,恢复肱骨头与肩盂的力学动态平衡,显著减轻肩峰下撞击与疼痛。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大幅下降,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奠定良好基础。该技术不仅具备微创、即时稳定、生物相容性佳等多重优势,且更适合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希望快速回归日常生活的患者。
据介绍,作为区域运动医学诊疗高地,汕大医附一院运动医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肩关节损伤与退变疾病的阶梯化、个体化治疗,已常规开展各种生物和康复治疗,各种关节镜下的修复重建技术,反肩关节置换术、肩袖补片重建等高难度手术。
据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粤东首例球囊修复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彰显了该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在肩关节外科的微创治疗及巨大肩袖损伤修复的治疗水平不断提升,也体现出医院在运动医学领域持续跟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趋势、推动区域医疗水平提升的能力。
专家提醒,肩袖损伤在运动人群和中老年群体中极为常见,若出现抬手疼痛、夜间痛醒、肩部无力或活动范围受限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提醒,早期干预能避免损伤发展为不可修复性撕裂,随着生物技术、康复技术、微创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往难治的肩关节疾病现在不仅能通过保守的生物和康复技术完成治疗,还能通过关节镜微创技术的小切口实现大疗效,患者不必靠吃止痛药或因畏惧手术而延误治疗。
南方+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钟志刚
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10/09/c11799475.html?colID=0&firstColID=87&appversion=129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