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你行”演讲合影)
初夏的细碎阳光伴随着又一年毕业季,自2017年淑德书院举办第一届“你行”毕业生演讲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她榜样”成长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今年的优秀女性毕业生演讲中,演讲者刘凯欣、赵嘉琪、杨雨芊、翟钰渟、唐依洁和龙芝如围绕“拥抱变化”这个主题分享了她们的故事。
刘凯欣:能力于我,意味着更好地肩负责任
她,是一名医学生。疫情突发伴随着令人猝不及防的变化,打乱了她工作与学习的步伐。为防控疫情,紧急召集的医护志愿者不断增多,工作难度加大。而疫情加重导致的居家隔离,也让她开始担忧是否会因为实习时长不足从而影响毕业。反复与瞬变,惊惶与焦虑,她却将之视作成长的催化剂。
她说,“我不是一个人”。曾有人跟她说过,“因为我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应该去做。”“她榜样”的力量温柔而镌刻人心,自此,她的职业信念与认同感越发坚定。适应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敢于改变,不论是跳出生活的禁锢圈还是舒适圈,都会有对未知的担忧或恐惧,我们要学会去它共存,利用它成为促进完善自我的动力,让自己在变得优秀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赵嘉琪:叛逆是我与焦虑共存的方式
她从在模拟联合国英文大会上不敢发言,到成功竞选成为主席,指导代表发言;从不是全班第一,到成为行管近年来第一个从双非保研至985本专业的学生;从不敢申请交流项目,再到获得剑桥大学未来商业领袖项目A级评分....
这一路走来,她遇风浪都能够迎难而上。比起追求平稳,她更喜欢主动寻找变化勇敢地去拥抱未知。
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
并不是这样的,她说,拥抱未知与变化的过程中总有恐惧焦虑相随,久而久之,它们变成了我的“朋友”,也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周围的声音都在劝谏她不要做“无用功”时,当焦虑和恐惧几乎要压垮她时,她选择了不妥协。因为她知道,变化与未知的尽头往往意味着一个更好的自己,而这条走来有些艰难的路自己并不孤单。
杨雨芊:迎接不完美的自己
她,是朋友口中“一个全能的人”。在国际期刊发表了6篇学术文章、获得美国心脏协会急救证书、书法比赛奖项、雪豹户外领队证书等等......
从科研学习到课外兴趣爱好再到公益活动,她仿佛是“只要想做,就可以做到最好”的那类人,而她也给予自己格外高的要求。
在户外运动中,她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完美,对死亡的恐惧,对挑战的规避心理,危急关头考虑的却只有自己,这让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自私怯懦。
实际上,追求完美与接受不完美是可以并行而不悖的。“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一个机会来临的时候,认真地把握好它,在意识到自身的不完美时,努力做出改变。
翟钰渟:清醒而坚定地奔赴心之所向
懵懂带来的“摆烂”心理,迷茫带来的“躺平”想法,从来不曾出现在她身上。早在大一的时候,她便给自己制定好了目标,在认真分析自己的个人能力与兴趣后,她走向了不断探索与尝试的道路。清醒地规划,也清醒的拒绝,一个难得的实习机会。因为工作缺乏创造力,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四个小时她便果断离职,同时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合适的机会。因为这种清醒,她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对她有时近乎冒险的选择,有人会问:“你不怕后悔吗?”对此,她的回答是:“不做,才会更后悔。”
背负着责任心一路前行,勇于挑战。这也许会伴随着蜕变的疼痛,但那份成长的喜悦永远不会褪色。
唐依洁:在“玩乐”中成长
专业第一,保研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是ASLA美国景观设计联盟学生会员,拥有多重“title”的她,是众人公认的学霸。
但她表示,自己是一个非常爱玩的人,苏州园林、上海洋房、英国街区、日本寺庙好奇心为她带来了丰富的体验。从不割裂学习与娱乐,成为了她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
面对“艺术生毕业轻松”的刻板印象,她的第一反应总是:“是不是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天赋型选手,外表展现出来的“爱玩”与“轻松”,背后是“曾见过凌晨四点的汕大”与“三天可以瘦下五斤”的觉悟。
其实,从来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很努力地翻山越岭。
龙芝如:灯塔为引,心向军营
由于伯父是杰出的军人,她从小便深受家庭熏陶,一颗从军的种子逐渐萌发、破土、发芽,可从小开始,各种来自亲朋好友“权威”的阻挠声,让她不断怀疑自己,“女孩子当什么兵?”她慢慢变得不敢表达自我。上大学以后的一次次机会,不断点燃她内心那颗参军的火种,可在他人的“忠告”下,她一次次屈服、妥协。当新兵役法颁布,希望重燃之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持理想。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一样的色彩,那为什么自己不能是一道“迷彩蓝”呢?热情与理想,不管过了多久,也永远不要熄灭在现实的平凡之中!
(认真听演讲的观众们)
女生宴谈
5月21日晚,在开展第六届“你行”优秀女性毕业生演讲会后,淑德书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蝶变”的女生宴谈。典雅的水畔书屋中灯火辉煌,欢声四起,师生同聚一堂,分享成长的故事。
罗敏洁
博士寄语
(李嘉诚基金会代表罗敏洁博士)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在分享了自身的求学经历后,罗博士希望同学们能够牢牢把握住眼前的青春年华,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断朝着理想的方向探索、前进,莫要坐等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时,罗博士也表示,人终是活到老,学到老,在祝福毕业生们前程似锦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一直保持学习的心态,再创辉煌。
院长寄语
(淑德书院蔡映辉院长)
自淑德书院成立以来,书院一直致力于鼓励和推动女大学生在实践活动和探索创新中提升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劳动创作和创新能力,增强书院培养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实效,培养出了许多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的优秀女大学生。院长表示,每一届的“你行”对于同学们而言,都会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激励,希望同学们在了解到这些“她榜样”之后,也能够坚定勇敢地去追梦,不断去尝试,去自我挑战,去拥抱变化,一步步破茧成蝶。同时,院长也祝愿各位毕业生们能够继续带着闪闪发光的梦想,到社会当中去实现自我价值,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优秀毕业生分享
马雯颖
高考后选择了英语专业的雯颖本以为自己将会与大多数英专生一样过着每天练习听说读写的生活。但大学四年,她并没有放下自己的其他兴趣爱好,相反,她凭借着一腔不求回报的热情,创立自己的公众号、成为国家级大创项目直播组负责人等等。新事物带来的挑战让她掌握了更多新技能,也让她获得了在腾讯、字节实习的机会。那些年少时埋下的一个个圆点,都将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即使这条线仍未十分明确今后会向何处弯折。不用担心看不见未来,看不见未来正意味着你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姚晗
姚晗认为,人是需要为自己的热爱而奋斗的,而她还未找到自己的热爱,所以在大三那年,她决定继续升学,再给自己三年的时间去学习、尝试和寻找。不管是保研、考研还是就业,她都试了一遍,在明知道可能会失败的情况下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依然努力去尝试,在她的身上,诠释着拥抱变化的勇气。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但她同样也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变化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敢于拥抱变化,才会更加清楚哪条路最适合自己。
杨子丞
回顾这四年,子丞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以前的她像一只在蛹里的蝴蝶,在身边竖起一道又一道的屏障保护自己,不愿与其他人产生羁绊。但在这里,她接二连三地遇见了一群像“小太阳”般的人,不断温暖她,使她开始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一丝信任和好奇。她逐渐相信爱,甚至开始温暖别人,她的蜕变虽然漫长,但结果是令人欣慰的。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无助,但好在身边总有人在不断支持和鼓励,才能一步步地实现蜕变,因此,无论走得多远,也要常怀爱与感恩。
精彩节目
独唱:
《亲爱的旅人啊》
叶子昕

小提琴独奏:
《幽默曲》
刘菁
朗诵:
《The First Jasmine》
陈蔚林、听映红、
杨楠
歌曲比较:
《壮美大爱情与小情小爱》
杨楠

合唱多语致敬经典:
《衷心谢谢你》
《我叫伊莲娜》
《Bésame Mucho》
文兵、杨婧媛
(罗敏洁博士、蔡映辉院长一起切下祝福蛋糕)
(女生宴谈合影)
过往皆为序章
告别过去,迎接未来
拥抱变化,破茧成蝶
淑德与你相约
成长的下一站
我们不见不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