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汕头日报】汕大淑德书院聚焦“女性互助”,开展女性牵手公益项目——“姐姐”力伴成长

2023-06-11 15:24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女性互助的力量是这么大!”回想起自己曾经被“姐姐”帮助过的经历,陆依彤的感慨脱口而出。

汕头大学(以下简称“汕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三学生陆依彤是汕大淑德书院开展的“Big Sister Program”——女性一对一牵手计划项目20位“姐姐”中的一位。在项目的第三次线下交流“青春期心理疏导茶话会活动”中,陆依彤作为主讲人之一,与大家分享了青春期性教育的相关知识。

为了提升汕大女学生领导力与人文素养,培养她们公益服务的意识,为有需要的对象提供切实帮助,汕大淑德书院于5月17日至6月17日期间开展2023年度“Big Sister Program”——女性一对一牵手计划。前期,该项目面向汕大全校招募选拔了20名女学生,以一对一的形式向澄海职业技术学校、粤东技师学院的20位中职女学生提供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针对性帮助。据悉,该项目不仅意在为牵手对象提供帮助及志愿服务,同时也希望促进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提升自己,并回馈到社会中去。

“在她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

5月21日,“Big Sister Program”——女性一对一帮扶计划项目正式启动,第一期线下活动以“大手牵小手,相伴她成长”为主题,汕大淑德书院20名女生与来自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的20名女生首次见面。在简单的破冰游戏后,她们进行随机一一配对,建立结对互助关系。随后,“大姐姐们”分别带领自己的“妹妹”游览汕大校园风光。一路上女孩们两两成对,交谈甚欢。自启动以来,项目还开展了“铜锣疗愈”和“青春期心理疏导茶话会”等主题活动,让姐姐妹妹们更好地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释放学业与生活带来的压力,同时更加了解彼此、增进感情。

5月27日举行的“铜锣疗愈”让同学们感触深刻。铜锣是一种神圣而古老的乐器,铜锣疗愈是利用铜锣声波的振动使身心松弛释然,达到人体恢复自身运行平衡的一种声音疗法。伴随着铜锣声,大家逐渐舒展紧绷的身体,释放心理上的压力,“在那样一个极放松的状态下,人比较容易敞开心扉,说出自己最软弱的地方,这能让姐姐妹妹迅速达到更深层次的连接,”汕大淑德书院项目助理佘林婉说,“现场大家都聊哭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铜锣疗愈后的交流环节,有个妹妹讲到了自己作为长女在家中受到的忽视、被迫的懂事和正承受的压力,听着妹妹在说,我是真的真的真的感觉看到了以前的自己,那种感觉是震撼的,就好像她即我,我即她,两个陌生的女孩在那一瞬间因为类似的‘长女’困境而建立起联系。”汕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黄丽琳说。黄丽琳也是家中长女,“什么都要让着弟弟”是上大学前“家”留给她最强烈的印象。上大学以来,与原生家庭在物理上的远距离让黄丽琳觉得自己“暂时脱离了沉浸在家庭痛苦当中那种环境”,“而那个妹妹可能正在经历的就是我以前的那个阶段。我觉得女性公益的意义就在这里,因为姐姐淋过雨,所以想给妹妹撑伞,也更知道该怎么撑伞。”黄丽琳说。

汕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院研一学生陈嘉妮在和“妹妹”的交流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我多希望在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身上看到一些‘任性’,可是没有,她很早熟,也很懂事。”陈嘉妮说。为了减轻家庭和父母的经济压力,澄海职业技术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一年级学生陶钶妮“听话”地选择了保育专业,“我最希望的是读艺校,继续学拉丁舞。”说起自己的梦想,陶钶妮眼里闪着光,但那光很快熄灭了,“学艺术是个无底洞,这几年因为疫情家里的生意情况一般。”

陈嘉妮很心疼,“我理解钶妮的选择,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过程,本科时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的专业。”为了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本科毕业工作了四年后,陈嘉妮才有底气辞职重新走入校园,“当你有能力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时候,才能去做完全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但这样其实很吃亏,因为你会比别人多花时间和精力。我希望钶妮未来能够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买单。”

“原来女性互助如此有力”

当看到招募“姐姐”的信息时,陈嘉妮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受到过‘姐姐’帮助,我很感激她们,也希望能够把她们对我的帮助转移到其他的女性身上。”陈嘉妮说。步入职场那几年,陈嘉妮所接触的上级领导均为女性,“我明显地发现我的工作环境跟其他部门不同,自由轻松、互相尊重、公平竞争的职场氛围让我更快地成长,我的领导就像一位大姐姐,工余时间会站在我的角度,指导我如何规划自己工作,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让我去提升去学习。就是因为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我对我的人生规划更加明确,她们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动力,我想和她们一样。”

陆依彤羡慕“妹妹”们有了可以求助的“姐姐”,“以前我就很想有个人能带带我,给我一些明确的建议或指导。”陆依彤告诉记者,在“青春期心理疏导茶话会活动”中,汕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方盈老师在《如何正确看待及应对青春期恋爱心理》讲到的内容就非常适合初高中阶段的女生听,“中学阶段的我们对于青春期的悸动情愫了解很少,有很多的疑惑,但大家都避而不谈,就说你不要这样做就对了,那为什么不要这样做,以及面对别人喜欢的邀请或者爱的表达时,我应该怎样去回应才能更好处理我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我当时非常需要知道的,但没有人告诉我,我只能自己摸索过来。女性互助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去认识、分辨和处理这些情况。”

上了大学后,陆依彤才“狠狠”地从学院、社团、宿舍中感受到来自“姐姐”的帮助,这种帮助让她知道“原来女性之间的互助是这么有力量的事情”,也是从那时开始,她觉得自己也应该有所行动,女性才最了解、最理解女性,最知道她需要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鼓励和帮助社会角落里任何一个迷茫的、受伤的、被压迫的女性,都是在赋予群体力量。女性的友谊,就如同蚌壳里的两颗珍珠,彼此相惜;亦像贫瘠土地里两支相互攀缘缠绕的藤蔓,相互扶持。在职场女性互助中受惠的陈嘉妮觉得,女性互助应该从更早的时候开始,“女性互助应该是贯穿一个女孩子一生的,当女性团结互助,她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力量,做出更有益于自己的选择,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好。”陈嘉妮说。

培养女生服务意识与能力

女性是温柔的化身,但女性力量凝聚起来也可以无坚不摧。女性之间的相互守护和扶持可以使女性们树立信心,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当“女性互助”的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新闻上、话题里,这其实释放了“女性力量觉醒”的信号。

汕大淑德书院以“领导力·服务”为院训,以“认识自己以健全人格,认识世界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激励女大学生为不断变化和发展世界提升自己,成为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智慧、有担当、有作为的优秀女性人才。据悉,“Big Sister Program——大手牵小手,相伴她成长”公益项目是淑德书院在育人模式上又一次全新的探索,旨在搭建一座连接汕大女生与中职女生的桥梁,大手牵小手,服务社会。

在佘林婉看来,女性互助可以给女孩子很大的信心源。“如果有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在致力于研究女性发展,为女性发展提供托举之力的话,那我想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女性都会是自信的、有底气的,因为她知道她的背后有很多人在支持她,她不是单打独斗、孤立无援的,这是很难得的一种力量。”佘林婉说。

“认识自己以健全人格,认识世界以服务社会”是淑德书院的育人宗旨,亦是本次公益项目的初衷,佘林婉告诉记者,淑德书院希望在汕大聚集一群大姐姐,向中职技术学校的女生从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提供针对性帮助,促使其重新审视对于自身、家庭、社会与世界的认识,开阔视野,发现潜能;同时也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用自己的所学回馈到社会中去,培养其公益服务的意识,更好地认识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淑德书院院训的重要体现。佘林婉说:“虽然项目只覆盖到四十名学生,但我相信当这些‘点点星光’长大后足够强大了,也必将是能够照亮和影响别人的‘姐姐’,正向的循环就这样不断向前发展。”

本报记者 蔡妍虹 摄影报道

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epaper/detail/10326_131492_1573696_21894838_st.html

上一条:【汕头日报】汕头大学举行2023届毕业生人文社科类专场招聘会——“百日冲刺”拼就业 下一条:【南方工报】广东海洋经济按下科技发展“加速键”——在42万平方公里海域上建设“蓝色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