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第三届亚青会将在我市举行,为助力潮汕文化“走出去”,汕大思源书院开设第二课堂课程《品识潮汕文化:翻译与传播实践》,日前,该课程举行结课汇报,届时,学员们将为亚青会的召开当好本土“文化使者”。
记者了解到,《品识潮汕文化:翻译与传播实践》课程历时12周,来自文学院的文兵、官小飞等专业教师以“校内授课+实地调研+资料收集+讲稿撰写+现场拍摄+手账制作+成果汇报+反思分享”多形式开展,为青年学生搭建起潮汕文化桥梁。
学员们以“潮汕美食文化”主题入手,分组进行潮汕美食的实地调研与探究,在实地调研中,他们走进潮汕地区的街头巷尾,面对镜头用英语介绍潮汕特色美食。“通过学习翻译知识和实地调研,使我加深了对家乡美食文化的了解。亚青会在今年年底举行,我们将不断提升亚青会知识储备,增强语言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把潮汕文化讲给世界听。”家住汕头的2019级蔡燕同学说,很高兴能成为潮汕文化的“传播使者”,共同为打响潮汕美食文化品牌尽一份力。
“学员们从潮汕特色文化项目入手,通过英语翻译潮汕文化,引导学员挖掘潮汕文化的内涵,感受翻译潮汕文化的乐趣。”据负责该课程开发实施的思源书院副院长吴锳凡介绍,通过翻译文化理论与潮汕文化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希望学员以英语口头与书面表达方式,为汕头举办第三届亚青会贡献青春力量。
潮汕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浓郁的地方特色,潮汕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作为汕大深化书院制改革,实现学院与书院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学院和书院协同联动的成果,《品识潮汕文化:翻译与传播实践》第二课堂课程立足文学院和思源书院双院协同育人目标,发挥书院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育人的平台,做好潮汕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