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6日,第二期国际心理健康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汕头大学举办,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近180位本科及高职院校的心理教师、辅导员及学生管理干部参训。活动邀请了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带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理念、科学方法以及先进技术,帮助教师提升心理危机处置能力,更好地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现实挑战。

全国60多所高校的近180位教育工作者参训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提升教师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情绪疏导方面专业能力是当前教育事业的热门议题。今年颁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就明确强调要“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分学段完善服务工作机制;强调要提升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纳入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体系。
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与汕头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联合主办。培训班期间,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汕头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通过理论知识深度讲解、实践技能培养以及案例分组讨论工作坊等形式,分享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咨询技巧、心理评估方法、心理危机干预方法,为参训教师打造了一场融合中外智慧、特色鲜明的专业培训。培训班还引入艺术疗愈等新兴心理干预方法,提升参训教师帮助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全新活力。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副院长唐唯阳致辞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张杰作专题报告
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第一期国际心理健康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汕头举办,收获了参训教师的一致好评。时隔半年,此次培训班汇聚了更强的师资力量,吸引了更大规模的高校教师参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副院长唐唯阳指出,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与高校教师们双向奔赴,怀揣着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责任相聚一堂,在交流中建立深厚友谊,也将搭建起合作桥梁,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案例分组讨论工作坊

颁发结业证书
据介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成立的外事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各类教育国际合作项目与培训。此次活动东道主,汕头大学医学院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广东省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的首家医学院校,广东省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校,拥有6所附属医院和9所临床学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14所教学医院。作为该学院附属医院中的特色品牌,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多年来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是汕头市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牵头单位之一、汕头市职工心理驿站的建设单位,承办了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自2020年起,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与汕头市教育局系统联合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服务,已累计服务近234.3万人次,并成功培训心理健康教师481名,有力地助推提升汕头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南方+记者 彭深
通讯员 张瀚迪 黄榛
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5/26/c11331711.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0&appversion=12400&firstColID=87&enterColumnI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