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汕头橄榄台】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胡少东: 借助科技力量 传承发展侨批文化

2025-01-02 10:32

本次《潮汕史》首发式上,我市专家学者结合《潮汕史》的内容,围绕“侨批中的家国情怀和华侨对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行学术交流。汕头大学商学院教授胡少东认为,从《潮汕史》的研究范畴来说,侨批文化作为潮汕地区独有的文化内容,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是潮汕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

“侨批中的家国情怀”“华侨对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侨批档案的文化内涵,在当下备受关注。“我关注到,这两年我市各地纷纷以成立侨批馆、举办侨批展等方式,推动侨批文化的传播。尤其是汕头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举办侨批展,效果显著,加上2024年汕头举办‘两大盛会’,也有一些涉及侨批文化的活动,这些活动让年轻华侨有机会深入了解侨批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胡少东说道。

“然而,侨批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存在着多方面的挑战”,话锋一转,他道出了难题。胡少东认为,在文字解读方面,侨批上的文字是手写体,语言表述具有民国时期的鲜明时代特色,解读难度较大。“目前依靠人工和少数专家进行解读,力量远远不足,期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识读侨批内容,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金融交通历史以及教育等丰富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胡少东还谈道,侨批局作为侨批文化的实体依托,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近代为华侨传递家书钱物的民间机构,长期诚信经营,旧址和经营理念都是侨批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实地调研发现,像潮南区陇田镇、成田镇等地的侨批局,大多破败不堪,保存完好的寥寥无几。“如何将这些旧址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相结合,打造文旅产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保护、修复侨批局旧址,并活化利用,对于延续侨批文化记忆具有重大意义。”

在传播推广层面,胡少东建议充分借助现代技术的力量。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能够突破地域限制,让侨批文化被更多人知晓。同时,创作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凭借其强大的传播力,让侨批文化深入人心。

胡少东认为,潮汕人善于经商且历经多个朝代持续发展,侨批文化背后或许蕴藏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并应用于当代教育,发挥侨批的教育功能。

版权为汕头融媒集团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来源/汕头日报

编辑/芷昕 实习生萧榆琳

上一条:【羊城派】加强学术交流共促发展!汕头大学举办教育家精神与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思想研讨会 下一条:【汕头橄榄台】勇立时代潮头 潮学创新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