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5月29日,首届“一带一路”岩土工程、能源与环境线上系列研讨会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由ISEG学会、ISSMGE学会TC305技术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联合主办,南京大学、汕头大学、欧亚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承办。
本研讨会旨在响应 “一带一路” 的倡议,促进“一带一路”国家中的岩土、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年轻学者交流、合作。南京大学的朱鸿鹄教授、汕头大学的Ankit Garg博士、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的Askar Zhussupbekov教授、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苏立军教授共同主持研讨会。
在3月27日的开幕式上,国际环境岩土工程学会(ISEG)主席、南京大学施斌教授致开幕词。随后,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名誉院长、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前任副校长Da Hsuan Feng教授作了“China’s Millennium Transformati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中国千年转变:“一带一路”倡议)”的主题演讲。他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由来,预言其必将促进所有国家的繁荣,并强调了亚洲和非洲各国之间文化、科学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系列研讨会包含25次学术研讨会。参会者来自中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科威特、伊朗、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以及新西兰等18个国家
汕头大学工学院院长沈水龙教授作为本系列研讨会特邀的荣誉嘉宾为大会致闭幕词。沈水龙教授介绍了BRI项目的情况,鼓励与会者和演讲者组成团队,共同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强调了汕头大学对深化“一带一路”国家学者国际合作的支持。
(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