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声激昂,唤起一代代汕大人深厚的母校情缘;管音绕梁,奏出一颗颗汕大人美好的未来畅想。5月29日晚,弘毅书院、国际学院联合举办的“卌载风华”庆祝汕头大学建校四十周年双簧管音乐会在图书馆演讲厅成功上演。本场音乐会由双簧管演奏者蔡锐、钢琴演奏者余天鹏、巴松演奏者吕妍娇、单簧管演奏者黄子超及刘光会教授共同合作,为听众奉献了一场视听音乐盛宴。
首先演奏的是出身高贵、气质优雅的室内乐,三位演奏者凭借着精湛的技艺,以及对音乐深刻的理解为大家带来本场音乐会第一首曲目《莫扎特嬉游曲三重奏》(作品号K439b)。木管材质、形制和音色等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谐”发声难度极高。将其恰当组合,迸发出神奇的“化学反应”,层次多样,绚烂夺目。观众们感受到了沉静和雅致,如春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的简单、清纯,使得夏天燥热的气息都变得平和欢快。
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许多带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优秀双簧管作品诞生,赵季平老师为双簧管所作的《陕南素描三首》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部清新秀丽、具有当地浓厚人文地理色彩的佳作,聚焦于陕南风情,描绘了当地自然风光与人民生活的场景。它由《春光》、《往事》、《赶场》三首作品构成,以“快—慢—快”的速度布局,作品之间既独立又联系,写景、写事、又写人。全曲调性和声安排巧妙,把“我的世界”和“陕南的世界”沟通在一起,很好地实现了精神之畅想。观众们仿佛置身于陕南的日常生活当中,深刻地感受到陕南风情带来的愉悦。
双簧管演奏者给大家带来了路德维希·奥古斯特·莱布伦双簧管创作的第一号协奏曲《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音乐的情绪在每一个乐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反复多次出现了同一个主题旋律,使其得到了深刻的扩展,听众的情感也被积极调动起来。
音乐会下半场,莫扎特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登场。该曲是莫扎特谱写过的唯一一部双簧管协奏曲,已被列入国际双簧管比赛最高阶段的固定曲目之一。这部作品是双簧管的巅峰之作,兼备明亮悦耳的旋律美与演奏技巧的高水准。由钢琴与双簧管结合演奏,别有一番意境。随后,雅克·伊贝特的5首三重奏由双簧管、巴松、单簧管共同演奏,乐章简短生动,色彩十分丰富。
最后为大家演奏的是《灯火里的中国》,这首作品从百姓的视角眺望万家灯火,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奋发图强、生生不息的精神,在牛年春晚火遍大江南北。作品温暖大气,细腻优雅,触动了无数听众的心弦。大家忍不住一起跟着轻轻吟唱: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里的中国》充分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也将演出直接推向高潮。在经久不息的掌声及音乐声中,“卌载风华”庆祝汕头大学建校四十周年双簧管音乐会缓缓落下帷幕。
弘毅书院 国际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