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法苑同行,共赴山海”——法学院举办2022级学生游园会

2022-12-16 16:39

为帮助2022级新生了解学校文化底蕴,熟悉桑浦山校区校园环境,增进师生间交流沟通,充分展现法院学生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增强法院学子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营造和谐、活力的文化氛围,法学院于12月14日开展“追梦·启航——法苑同行,共赴山海”新生游园活动。活动分为“从‘心’出发,共启‘法’程”——新生游园会、“以法为翼,梦启山海”——法律系师生交流会、“公管起航,逐梦未来”——公管系师生交流会、“‘法’漾年华,真理长鸣”——真理钟响钟仪式四个部分。

“从‘心’出发,共启‘法’程”新生游园会

上午10点整,小雨飘渺,法学院2021级导生代表和2022级新生共聚在校训碑,带着对老校区历史的憧憬与了解校园文化的渴望,大部队沿着“校训碑——涂鸦墙——水库——新医学院大楼——图书馆——真理钟”校内标志性建筑开启桑浦山游园之旅。

第一站到达汕大特色涂鸦墙,墙上的缤纷彩绘很快吸引了新生的眼球,导生介绍着一幅幅涂鸦上的细节与特色,不仅展现出汕大学子的专业艺术素养,更体现着同学们发挥艺术创作的天赋与信心。伴着轻快的步伐,下一站抵达水库,浅浅的薄雾在水面升起,远处山间雾气氤氲缭绕飘散,碧玉潭边的十二青铜人像雕塑进入大家的视线。导生介绍道,这组来自《人间》系列的“绅士”雕像群风格鲜明,为汕大增添了一道风景线,远处草坪有网红打卡点“风会飘到她想去的地方”,亦如每位步入汕大校园的学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奋力拼搏,向前奔跑,踏入自己梦想中的那片领域。随后,沿着金三角林荫大道,路过弘毅书院、新医学楼、图书馆,导生和校团委志愿者分别作随队讲解与定点讲解,将校园文化、学校历史、名人趣事融入其中,进一步使新生了解汕大校园、学院特色。

最后一站大家来到被誉为“亚洲最美水上图书馆”的汕大图书馆,志愿者讲解到,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取自于中国的线装书,外部书盒的典雅结构与内部传统书院的园林空间相得益彰,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智慧盒子”,同学们纷纷拍照打卡留念,感受“中国古代知识盒子的现代演绎”的建筑美感。

约11点半,游园小分队结束校内标志性建筑线路之旅。本次校园游览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东海岸校区学子对桑浦山校区的厚重校史与校园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提升新生学子的认同感、归属感、感恩观。

“以法为翼,梦启山海”——法律系师生交流会

为帮助法律专业学子进一步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科培养方向,解决同学们在法科学习中的疑难疑惑,12月14日下午,法学院在弘毅书院一楼多功能厅举办“以法为翼,梦启山海——法律系师生交流会”。法学院院长邓剑光、系主任吴鹏、班主任和学业导师林力斐、向嘉晨、孔祥伟、熊金才、李广辉、田志荣、刘林语、唐超及部分2022级法律系新生参加本次“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

交流会伊始,吴鹏老师介绍出席今天会议的导师,并希望借助本次活动达到师生深入交流、答疑解惑的效果。随后,邓剑光院长表达了对新生学子的殷切期望,他提到,法律系学子要注重夯实法律基础,重视英语学习,提升疫情防控与安全忧患意识,提升战略思维能力与全局视野,主动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为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就理论法学中的法律规则、遗产继承、环境法理念等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相关领域的导师为同学们一一解答,同时指明接下来的学科研究与学业指导方向。随后,导师与同学们分享交流读书心得、出国与读研升学经验,为新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提出方向性建议与规划,现场师生畅所欲言,讨论氛围热烈。导师们鼓励新同学要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广泛阅读法学经典文献,博闻强记,同时学会冷静思考,保持对外界的敏锐性,构建辩证、客观、全面的多学科思维体系。

弦歌不辍四十载,匠心筑梦向未来。本次交流活动密切联系国家政策和学院发展实际,是促进学生深刻认知学科谱系、增强专业认同感、厚植“知校、爱校、荣校”情怀的有力举措。法学院将持续以“导师”系列品牌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求学关键节点抓住发展机遇,融入发展大局,以青春之“小我”书写强国兴校之“大我”。

“公管起航,逐梦未来”——公管系师生交流会

12月14日下午,公管系师生在弘毅书院一楼多功能厅举行师生见面会,谭康林、赖钰麟、李家才、汪文新、侯光辉、汪曲等老师与部分2022级公管系新生出席本次活动。

在公管系见面会上,同学提出疑问:公管系文理兼收,有部分同学在高中是文科生,应如何学习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偏理科课程?且现在所学理科课程较浅薄,那这方面的课程对我们会有何影响?

针对此问题,李家才老师和侯光辉老师都给出了解答,李家才老师讲到,我们将要学的数学及工学都是工具,关键在于它们所表述的思想。大学期间的学习是宽口径、厚基础,为我们的就业提供多种选择,为以后读研究生打下基础。候光辉老师讲到,行政管理智慧城市特色班有学习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需要。回到我们所学习的专业上,我们的专业属于宏观管理,所学习的技术是我们管理公共事务的手段,我们既要有宏观管理思维又要掌握必要的技术,两者相辅相成。目前我们受限于师资,讲授的理论知识偏多,技术方面较少,将来会开设电子政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会对技术的学习有一定深度的了解。我们专业所培养的是复合型管理者而非单纯技术者,大数据等手段是促进良好治理的工具,为管理所服务。

对于这次线下交流会,师生讨论热烈,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增强了大家对专业培养方案的认知和今后毕业深造、就业的了解。

“‘法’漾年华,真理长鸣”——真理钟响钟仪式

深信教育之要,亦必先培育学子寻真问道。12月14日下午,法苑学子分批在真理钟下举行了庄严的敲钟仪式,对于汕大学子而言,真理钟只在入学时和毕业时被敲响,新生入学时敲响真理钟代表着追求真理、确立志向、勤奋修读、寻真问道。

“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明德载道。居于今而思效古之道。此四事者,其义云何?”

一道简单的金属弧吊着一个中国式的吊钟和一座石楼,构成了汕大的真理钟,抒情的金属弧形灵感来自书法的笔触,代表着思维过程的两面汇合。真理钟高22米,石楼有嵌入特别的灯光,指向现代科技与创新,体现了林璎女士的设计理念——强调直觉性和分析性之互动,表达在追求知识和学习时理性感性的平衡思维。

尽管天公不作美,法院学子依然热情不减。新生们逐一敲响真理钟,悠远的钟声回荡在校园,激励着2022级法学院学子不忘汕大的殷殷之望,始终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努力成长为“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图文 王乐 肖晶晶 陈泉润 (法学院)



上一条: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线上检查我校国际学生管理工作 下一条:工学院举行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