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长江大讲坛第十三期:冯雪松寻找被遗忘的英雄

2020-11-13 11:38

11月8日晚,长江大讲坛第十三期在医学院教学中心101报告厅举行,特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录频道副总监、高级编辑冯雪松作题为《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的主题讲座,这也是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记者节系列活动之一。

演讲开始之前,冯雪松在《等着我》上寻找方大曾的视频投影在屏幕上,那么方大曾是谁呢?通过冯雪松的娓娓道来,小方的人生画卷也缓缓在同学们脑海中展开。节目中陈申赞扬了小方临危受命、以身许国的精神,冯雪松在节目最后也动情地说:“只要小方没消息,他就是我永远的选题。”英雄的身影奔跑在历史照片中,先辈的功绩铭刻在人民心里。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昶院长感叹说,近几年世界和中国的形势不断变化,但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的心没变。这使他想到《小王子》的作者,一个法国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失踪,法国人民仍在寻找他。的确,英雄在每一个民族都值得人民永远追寻!

那么小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小方是一个普通男孩。他出生在一个殷实之家,青春的活力与摄影的热情碰撞,加之母亲的支持,小方便开始拿着相机奔走四方了。作为一名阳光帅气的进步青年,他关心底层人民,为贫苦百姓拍摄了许多照片。

小方还是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写了 《卢沟桥抗战记》,作为第一个对卢沟桥事变进行详细报道的记者,他不惧危险,用笔墨记录战争,用相机定格历史。方汉奇老先生曾评价小方说:“方大曾与范长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满腔热血的摄影记者因为种种原因如一颗埋没在历史洪流里的明珠,1937年9月30日发表《平汉北段的变化》后,杳无音信,直到冯雪松发现了他。

“一旦没有投入专心的状态,你就什么都做不好”,认真拍完《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后仍然沉浸在历史追问中的冯雪松在意外见到关于方大曾的传真后,在见到方大曾妹妹的盈眶热泪后,在初步接触到小方的摄影作品和故事后,他决定为小方拍一部记录片。

在找寻小方的路上,山西同一座大同石佛,两张相似的照片,两个人相差几十米,却相隔几十年。他被小方对待采访对象时平视、尊重的姿态所感动,他为小方在战争中遇到千难万难,首先考虑如何迅速有效地发稿的职业素养而起敬,同时也对小方一人一马翻山越岭,不惧寒冷的乐观坚强肃然起敬。

但感动冯老师和同学们的除了小方本人,还有他的不离不弃的家人。

“你不回来,我就永远不搬家”这是等待儿子三十二年的母亲的承诺,时过境迁,变的是社会,不变的是爱。

正如回答同学的问题时冯雪松所言,小方是他的一面镜子,一颗星,让自己随时反省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新闻人,为自己指导人生方向。小方像流星,璀璨一瞬,生命停留在最辉煌的时候。每次冯雪松要为这段旅途画上句号的时候,都会变成逗号。一个小口打开一个世界,他还有很多事要做。最后他真切地说:“我需要更多同路人,与我同行”。

至此,我们坚信小方还在,小方精神还在,我们现在、未来要去追寻小方,成为乃至超越小方,方不负先辈,不负韶华。

文 汪琪琦 图 长传电视部、方大曾及头条



上一条:关注海洋环境,守卫蓝色家园——《走向海洋》课程组走进南澳渔村开展主题教学实践活动 下一条:机关第二工会举办2020年荣休教职工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