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培养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骨干力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与组织效能,增强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推动学院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3月22日,工学院在桑浦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2025年青年志愿服务训练营。广东省团校青年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树志,广东省团校青年公益与志愿者学院副院长马凯,广东省团校青年公益与志愿者学院讲师凌莉,汕头大学工学院团委负责人张凯梁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肖英杰主持。
工学院团委负责人张凯梁指出,本次青年志愿服务训练营,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学院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他对参加培训的营员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二是要珍惜学习机会,提升服务本领;三是要弘扬志愿精神,践行责任担当;四是要勇于创新创造,打造特色品牌。
林怡含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达对本次训练营的期待与目标。林怡含同学提到自己曾经的志愿服务活动经历,并强调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她的协调能力,更深化了她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她号召全体学员珍惜本次训练营活动的培训机会,将志愿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助力工学院青年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陈树志老师从“志愿服务的重大意义”“青年志愿者的使命担当”“用心用情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为什么要做志愿服务”“做什么志愿服务”和“如何做好志愿服务”,并结合个人和身边人的成长经历,给学员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很多具体且实用的建议。
凌莉老师先以活泼的小游戏与同学们热烈互动,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再以自身在湘西的志愿服务经历为切入点,引入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的主题讲座。
讲座分为四大模块,从“为什么”层面出发,引出认识“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从“是什么”层面出发,讲解了把握“百千万工程”的内容和要求;从青年志愿服务的四大价值出发,引导青年志愿者强产业、兴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最后结合“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具体案例,指导青年持续传递向上向善力量,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强大正能量。
马凯老师以“什么样的志愿服务项目是好项目”引起学员思考,指出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具有“亮、活、实、精、广”五大特征,强调策划一个好的志愿服务项目,要融合“应该”“愿意”“能够”,让学员对志愿服务项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马凯老师还介绍了项目申报书的具体框架和撰写的基本要求,包括内容完整、逻辑清晰和格式统一,讲解了项目申报书撰写的技巧,强调要提出与众不同的视角和特点。最后,他向学员展示了部分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申报书。
图文: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