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由工学院党委主办的“党旗下的青春”(第二十五期)活动在EJ201阶梯教室圆满落下帷幕。本期活动紧扣“学思想凝心铸魂,建新功书香筑梦”这一主题,精心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带领生医工系与电子系研究生党支部、生医工系与电子系研究生团支部的成员们走进经典,于字里行间汲取智慧力量,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征程中砥砺入党初心。
七位同学化身“红色领读人”,以书为媒,点燃思想火花。
叶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这本书是新时代中国的‘思想百科全书’!”叶洵以书中提及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脉络,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思想,用思维导图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引发同学们对“国之大者”的深刻思考。
邓伟源:《星火燎原》
“这不是历史书,而是一代人的精神档案。”邓伟源动情地朗读书中《七根火柴》片段,无名战士用生命守护信念的故事让现场听众潸然泪下,他哽咽道:“这些星火,今天仍在照亮我们的路。”
刘小玲:《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刘小玲展示书中总书记与青年交流的珍贵照片,分享“扣子理论”:“人生第一粒扣子怎么扣,决定整件衣服的品相,青年价值观养成至关重要。”
何健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本书是新时代中国的战略密码!”何健东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结合“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新逻辑,用芯片研发比喻科技创新,激励青年“用硬核实力书写时代答卷”。
田汇源:《邓小平时代》
“改革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田汇源通过书中深圳特区创建故事,解读“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智慧,呼吁青年:“既要敢闯敢试,也要守住底线,做改革精神的传承者。”
牛子玥:《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笔下的长征,是信仰铸就的史诗。”牛子玥展示书中“强渡大渡河”插画,讲述红军战士用铁锅煮皮带充饥的细节:“这种精神,今天依然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法宝。”
游嘉欣:《觉醒年代》
“那个年代的觉醒,是今天的我们最好的清醒剂。”游嘉欣播放陈独秀演讲片段,对比百年前后青年使命:“从‘救国’到‘强国’,变的只是任务,不变的是担当。”
活动创新引入“红色影像工坊”,以视频技术重构历史场景,展播《我在故宫修文物》经典片段,同学们惊叹:“一针一线都是对历史的敬畏。”
“党史国情挑战赛”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竞答题目包含党的二十大报告、红色经典电影台词等,特设“观众互动题”,场下同学纷纷踊跃抢答。他们神情专注,反应迅速,自信作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大家在激烈的比拼中,展现出扎实的知识储备,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史国情的认识。
“时空邮局”环节引发深度共鸣——同学们将自己的读书计划写在精美信纸上,将信封投递进时空信箱,由团支书保管,毕业后再分发给大家,回顾最初的梦想。
本期活动通过“读+思+行”三维模式,让红色基因在书香中完成跨时空对话。
图文: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