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如何定点编辑神秘的基因”“吃下核污染食品有什么后果”……这一个个问号是否也曾在你的脑海中闪烁?11月1日,一场科普讲解大赛为我们带来了答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普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育人成效,以科学普及带动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培养科普人才队伍,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和愿意献身科学研究的青年群体,由理学院、至诚书院主办的汕头大学第一届科普讲解大赛在图书馆演讲厅拉开帷幕。
理学院党委书记林锦香在致辞中强调,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守正创新提升科普成效,方能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全民科学素质再上新台阶。
遇见科学·遇见‘理’,用科普展示科学的魅力,让科普融入大思政育人大格局,这将是一次探险之旅,这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带着选手的忐忑、带着观众的期待、带着评委的期许,这一场别开生面的探险之旅缓缓拉开了帷幕!
搭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科普育人大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理学院用科普架起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建的桥梁,合力跑好思政教育接力赛。因此本次大赛邀请到来自汕头大学附属学校、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揭阳市榕城区德才实验学校等中小学的8名中小学生选手和来自汕大理、文、化工等学院的17名大学生选手同台竞技,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示不同的风采,和大家共享科普的魅力。
汕大附属学校黄静华副校长表示:“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我们的大中小学生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共同奔赴科学之旅!”
揭阳市榕城区德才实验学校李成龙校长表示:“特别感谢汕头大学理学院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大中小学生可以充分展示出自己对于科学的热爱与兴趣,也为每一位参赛者及现场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以赛促建”打造科普实践新模式
比赛中,选手讲解题目丰富多元、内容精彩纷呈,涵盖生物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前沿热点,紧贴交通、医疗机械、通信技术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选手们结合多媒体、实物道具、动画等多种方式,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盛宴”。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共有18名选手脱颖而出。人事处副处长、法学院副教授徐萍老师在点评时,对于选手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也勉励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大学生的严谨和缜密,大学生可以学习中小学生的朴实接地气,最终不断完善科普讲解技能,为科普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风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举办此次科普讲解大赛为契机,大中小学联手让表现优秀的选手进到社区、乡村、中小学进行科普宣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进科普事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出更大贡献。
一直以来,汕头大学理学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充分利用物理、生物学、海洋科学等基础学科的资源优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出“党建+科普”特色品牌项目,以“科普+科技”“科普+教育”“科普+文创”“科普+艺术”等跨界融合的方式引导大学师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在服务社会实践中,体悟“明理笃行”的价值追求,涵养“博识专能”的人格气质,真正做到全面发展。以今年为例,截至目前,学院已经开展了10余次科普活动,参与师生500余人次,服务街道社区20余次,社会受益群体近万人。
参赛者说:
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的林一凡:
“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赛,我有一点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开心,因为能把自己了解到的科学知识分享给大家,也能听到很多我之前闻所未闻的科学知识,今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理学院2023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龙新锐:
“这是我在汕大参加的第一场比赛,整个过程满是收获和震撼,我看到了一个大规模且有序的组织,看到了广泛的年龄覆盖面,也看到了许许多多新奇的观点,我们会始终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也会将这份热爱感染更多的人。”
文 丁源 图 黄雪钰 蔡舒敏 朱昭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