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文学院“薪火红动实践队”探寻潮汕英烈足迹

2023-11-02 11:5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培根铸魂作用,文学院党委决定组建“薪火红动实践队”。

10月14日至15日,文学院党委组织“薪火赓续,红动笃行”主题党日活动。薪火红动实践队成员深入潮州,调研走近“潮州六杰”,前往英烈故居、纪念场馆,并采访当地群众,感受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穿梭闹市街区,寻觅“人民艺术家”陈波儿的痕迹

“潮州六杰”之陈波儿(1907年-1951年),潮州市潮安人,人民电影事业的组织和领导人,主演《青春线》《桃李劫》《保卫卢沟桥》等电影,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实践队首先寻访的是陈波儿故居,并有幸邀请到陈波儿的后人陈盟扬(陈波儿的侄孙)及其母亲(陈波儿的侄女)向实践队成员讲述陈波儿的故事。陈盟扬谈到,陈波儿于1907年出生在潮安庵埠,青少年时代曾到香港、厦门、南京、上海多地求学,深受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后来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的电影事业、革命事业贡献了重要的力量。陈盟扬及其母亲还展示了有关陈波儿的图片资料。

队员们在这座潮汕老式四点金的建筑中,深深感受到了先辈遗迹所留存的力量。

走进红棉公园,追寻南粤“左联”志士的足迹

“潮州六杰”之冯铿(1907年-1931年),出生于广东潮州 ,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事进步文化活动。1931年1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龙华,牺牲时年仅24岁。主要作品有《铁和火的新生》《红的日记》等。

队员前往红棉公园,了解南粤“左联”的故事。公园中,南粤“左联”纪念墙展示了22位“左联”青年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1930年前后,从韩江走出了洪灵菲、戴平万、冯铿等一众“左联”文化志士。他们沿着韩江出发追寻真理,远赴革命前沿阵地,为民族和国家贡献青春和热血。这样一批中国革命文学的先驱者和播种者用他们的热血感动了实践队的成员们。

叩开故里之门,观探“革命文学拓荒者”洪灵菲的人生

“潮州六杰”洪灵菲(1902年—1934年),广东潮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代作家。学生时代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任“左联”常委。1933年被国民党逮捕,1934年中秋前后,年仅32岁的洪灵菲被枪杀于南京雨花台。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线》《转变》等。

洪灵菲故居坐落于潮安区红砂村,以“亦瑞居”为名,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基地。故居内展出洪灵菲烈士的书册、旧衣等遗物,同时运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呈现洪灵菲的革命事迹。

在这里实践队成员看到了洪灵菲以笔为戎的一生,知悉了是中国革命文学拓荒者的他,是“左联”最年轻的常委的他,是雨花台烈士的他。

探访古宅小巷,了解一门五志士柯柏年的红色家风

“潮州六杰”之柯柏年(1904年-1985年),广东潮安城(今潮州湘桥区)人,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中共早期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国著名外交家。主要译作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等。

10月15日,实践队成员来到柯柏年故居展开调研。柯柏年(李春涛)故居几经修缮,现已入选第二批省级文物。

队员在采访当地村民时得知柯柏年一家五兄弟均为革命志士,其红色家风之名在当地广为流传。随后,热心村民带领实践队成员走访刘察巷——红色文化主题街巷,了解革命先烈光辉事迹。

步入绿荫小院,聆听“中国活动宣传家”梅益的故事

“潮州六杰”之梅益(1914年-2003年),广东潮安人,中国宣传活动家、翻译家。1935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共上海市文化工作委员会成员。主要译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行漫记》等。

梅益故居藏于小卞厝巷之中,实践队成员们叩开故居木门,穿过满园绿植,感受时代留下的印记。中国宣传活动家、翻译家梅益是“潮州六杰”之一,翻译了许多经典著作,令人讶异的是他竟是自学成才的“哑巴英语”,背下整本英汉字典,而后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翻译工作。同时,队员有幸对梅益的后代进行采访,进一步了解了有关革命志士梅益的生平历史。

参观李厝祠,回望红色名士的峥嵘岁月

最后,实践队抵达了李厝祠(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通过观看红色金融暨革命文物展,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汲取红色营养,赓续精神血脉。

潮州是一座英雄城市。此次潮州调研实践之旅,“薪火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实地走访探寻英烈足迹的过程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心系家国的革命情怀,也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薪火实践队”全体成员将以此次党日实践活动为开端,继续深入学习革命精神,弘扬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在最好的青春里交上不负韶华的新时代青年答卷。

(文学院)



上一条:大中小学生共赴科学之旅——汕头大学第一届科普讲解大赛举行 下一条:工学院举办“工院领航跑,燃动东海岸”2023级新生定向越野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