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单

“她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她时代 -> “她榜样” -> 正文

她榜样 | 漂泊旅途中追求自我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05-28 阅读次数:

故乡百花尽芳菲,流浪人儿何时回,今朝枝枯叶也悲,可归,可归。漫天雪花寒风随,流浪人儿将要归,明日行囊旧棉被,已回,已回。

——小义《原创》

5月21日,淑德书院邀请了张倍瑜校友举办线上分享会,分享她的出国留学经历,一起来看看吧!

漂泊的旅程

学姐认为漂泊意味着流动性,流动性代表了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自己,这种漂泊从某种意义来说有浪漫的感觉。漂泊不代表是没有“根”,最终还是会扎根到某一个地方。

 

01

出国与留学,你想好了吗?

出国之前一定要明确的是留学深造的目的是什么。

出国是为了出去镀金,开阔眼界,还是为了追求“象牙塔”效应(指想与社会保持距离,认为学术很单纯),又或是为了掌握新知识,追求学术理想。这将决定你出国后的行为。

学姐给我们分享了一个现象:很多出国留学的中国人只是为了获得文凭,在小组做一种划水,只要及格就好。学姐并不否定这类人,关键是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楚打算。

对学姐来说,在她感兴趣的领域研究,她会一直保有激情,这份激情可以面对外界的打击,因此,她决心留学深造。

确定了要出国留学就需要做好留学前的规划。

首先,你需要写好一份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招生人员会很看重你对这个领域的感兴趣程度和对知识的渴望程度。 

其次,你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现在大部分学校都会需要雅思托福等成绩来证明你的语言水平,这是必须要过的关。

 

最后,不能忽视经济支持。学姐在毕业的那一年拿到了八万元的李嘉诚境外进修奖学金,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但是比起在新加坡自费读硕士需要的费用,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20多万一年的生活费很难支持。学姐于是与父母商量,只要第一年的生活费,剩下的钱自己解决,开启了半工半读的三年读研生涯。

海外留学,你能获得什么?

02

繁重的课业,全英教学模式和课堂压力。

研究生时期,学姐每学期需要选三门课,每门课每周都会有布置大概40多页的全英阅读,阅读完之后还会需要写反馈。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学姐都需要每天在图书馆里面看书、学习才能跟上进度。

 

 

(学姐从图书馆借的书)

 

 

勤工俭学(挑战自我极限)。

勤工俭学和当地人在一起工作,能够更好的体验当地的生活。学姐当助教期间,每个星期的早上8到12点都在办公室工作,因此工作的时间会占用以前学习的时间,学姐不得不熬夜学习。

学姐提醒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不要忘记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

 

 

(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的兼职)

 

 

享受多元化、跨文化背景的同学。

 

 

(学姐和各个国家的朋友)

 

(东南亚的食物)

 

 

 

(东南亚的民俗活动)

 

03

婚恋与社交圈

学姐首先针对两个误区,提出了她的看法。

1.“读书越多,越难找男朋友?”

学姐认为,一个人的交友对象取决于她的眼界,价值观等。女性读的书越多,越能够交到和她平视的男性,而不是俯视她的男性,这样平等的婚姻更能够保持幸福。

学姐身边的博士圈子里的朋友基本都是双博士夫妻,大家在工作、育儿等方面都能够平等的商量,去理性的解决问题。

2.“女博士是第三类人?”

做实验真的很辛苦,她们会更关注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是她们出去玩、约会的话,也会非常放得开。

 

04

母亲还是女博士,二者兼得?

学者与母亲的角色到底是只能二选一。还是可以兼得?首先学姐否定了几个误区。

 

 

 

学姐认为,孩子是她自己生的,她需要对孩子负责。但是她所研究的领域对她来说也像是孩子一样,她两个都要。分心去处理这两件事情,可能会很慢,但是她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一些生活片段)

然而,没日没夜的带孩子,让学姐患上了轻度抑郁。她想要找到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带孩子。

她和先生讲想要出去走一走,三观一致的先生非常能够理解她,请了假在家带孩子,让她去荷兰参加学术交流会,短暂的旅途让学姐的心情变得愉悦,很快就好了起来。

自身的经历让学姐对母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认为要打破女性被“母-职”绑架的二元论,需要做到以下几件事情/

 

问答

接下来学姐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01

出国留学怎么适应文化差异?压力大的时候怎么调整心态? 

 

“新加坡和中国的文化差异不会特别大,我去的时候还是挺适应的。我有一些去美国留学的朋友,他们说那边就会有一些歧视,有些社区还是挺危险的。新加坡人对大陆人也还是有一点歧视,我曾经就被误以为是“陪读妈妈”。

压力大的时候,我会看美剧。那个时候学业压力特别大,也没有什么时间去参加别的娱乐,到宿舍就睡觉了。周末的时候会和朋友一起聊天吃聚餐,蛮幸运的,可以和大家互相帮助去适应。”

 

02

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英语的?

 

“英语是敲门砖,首先得达到学校的要求。但是实际上生活中需要的英语又不只是雅思考试那么简单,在课堂上需要看文献,写论文会被逼着更多的使用英文,慢慢的就进步了。

另外,希望大家可以自信一点,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就会提高,英语只是交流的工具,不必因此自卑。”

 

03

教授真的能看出personal statement中的动机性吗?会不会存在有人只是写自己很热爱,但其实并不热爱的情况?

 

“确实每个人可能都会那样写,但是每个人的背景不同.你需要强化你自己的特点,你已经积累的知识,重点突出给那些教授,让他们知道都掌握的东西已经很符合他们的要求,他们的项目有了你之后会有怎样的获益。

你不仅是要从他们中汲取知识,也要能够体现自己的贡献。”

 

04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会有厌倦的时候?

 

“我经常有这样的时候,我写那本书差不多有十万字,有一半的时间都是不想写了,想要放弃。

我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放空自己,因为你这个时候逼自己也已经写出来了,我会选择去运动,去释放压力,或者是看电视、看美剧。人的精力是一环一环,要给自己一点空间去放空,去调整自己的步伐,适应自己的心情。做长线工作一定要注意休息。也可以把目标切成小块,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去实现。”

 

 

(学姐的英文著作)

 

05

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研究的质疑?

 

“如果别人对你的研究有质疑,你可以问别人有没有更好的想法,如果别人有,那对你的研究会有帮助。因为你自己的思维是被框住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研究是完美的,如果别人的意见点到你的痛处,那么说明他的意见是有帮助的。

如果别人并没有更好的看法,那么他的质疑是很失败的。”

 

06

为什么选择历史专业?跨专业读博有什么困难?

 

“其实是因为历史,我是对华侨华人的文化感兴趣,是研究当代的。东南亚的民族信仰非常的蓬勃,研究的大部分都是交叉学科,历史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跨学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能够丰富你的思想。做学问就不要怕读书,要尽地可能去涉及广泛的面。”

 

 

07

如何一次性平衡多线任务?

 

“大家都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的事情,很重要一点就是做一个时间规划表,把事情按轻重排序,分时间模块一件一件去解决。”

 

-END-

 

淑德书院 Esther Hall
电话/Tel:0754-86502610   电子邮箱:she@stu.edu.cn
Copyright © she.stu.edu.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