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肇庆学院落下帷幕。在本届竞赛中,文学院学生获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中,由2022级英语专业刘妞、黄梓洁等同学组成的团队项目《长征路上“她力量”的精神传承——基于四省731名女红军的调查研究》获得省级一等奖;由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张佳瑜、黄金燕等同学组成的团队项目《“栖凤客吟·鼎湖山音”文旅长廊》获得省级三等奖;由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曹秀婷、仇晓淇等同学组成的团队项目《“数”造新质·智启文韵——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数字人文实践困境与突破策略研究》获得省级三等奖。
《长征路上“她力量”的精神传承——基于四省731名女红军的调查研究》项目由陈益纯、姚溱老师指导,以独特的红色文化研究视角,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女红军精神的深度挖掘与传承。团队围绕汕头大学连续四年组织师生开展的“重走长征路”项目开展研究。团队聚焦731名女红军人物的生平事迹,通过访谈法、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学科方法,展开系统性研究。通过采用开放式编码技术,团队凝练出女红军精神的五大核心特质,即“智慧精神、坚强精神、解放精神、奉献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项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女红军群像研究的空白,还提出了“政府主导-高校实施-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为高校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实践路径。“重走长征路,不仅是用脚步丈量历史,更是用心灵对话先烈。”团队负责人刘妞表示,通过与女红军的“跨时空对话”,我们希望为当代女性发展提供更多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栖凤客吟·鼎湖山音”文旅长廊》项目是学校入围肇庆“百千万工程”专项赛决赛的两个项目之一。项目由吴锳凡、卢桌彬老师指导,团队成员通过前往肇庆鼎湖区凤凰镇主街实地调研和访谈,积极查阅相关的城乡规划书籍与资料,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和方案论证,基于凤凰镇主街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现状,最终确定了项目的主发展路径。通过市场调研,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和客家文化资源,致力于将凤凰镇主街打造成一个融合客家文化,集餐饮娱乐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文旅长廊,因地制宜地对当地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出创意运营方案,分析经济效益,并绘制规划设计图。项目负责人张佳瑜赛后感受颇深:“团队成员多为第一次参加‘挑战杯’比赛,但大家始终主动担当,默契配合,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百千万工程’的理解。”
《“数”造新质·智启文韵——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数字人文实践困境与突破策略研究》项目由吴锳凡老师指导,团队聚焦红色英烈故事传播与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综合运用实地走访、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探究粤东红色文化资源存续及其数字化开发现状与困境,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验证传播对策的有效性,团队通过开发小程序以及开展二轮调研,对提出的对策进行检验,进而优化研究结论和建议。项目组致力于依托数字化前沿技术,精准解码红色基因,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全方位激发其内在动能,从而破解粤东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困境,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新路径。
本届竞赛以“青春助力百千万,挑战致胜新赛道”为主题,涵盖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肇庆“百千万工程”专项赛四个类别,共吸引161所高校逾20万名大学生参赛,最终遴选出2074件作品进入省赛,831个项目进入终审决赛。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文学院学子创新实践能力的肯定,更是学院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体现。
文图:获奖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