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的号召,深入推进 “双百行动”落地落实、以“双百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见实效、建新功,进一步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12月20日,理学院、至诚书院在揭西县河婆中学举办“博士教授进中学·科普赋能百千万”——第49期“蒲公英计划”科普专项行动。
校地共建 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
12月20日上午,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风奇与广东省庄伟平名校长工作室负责人、河婆中学党委书记庄伟平座谈交流,对进一步拓展多方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建议。双方将以此为契机,依托理学院学科资源优势,找准合作共建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在学科竞赛、生涯规划、心理辅导、学业提升等方面深化双向联动,让中学生开拓视野,仰望星空,点亮科学梦的同时,也让大学生真正读懂“国情书”“基层书”答好“使命卷”。
科学筑梦 博士教授为基层教育赋能
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理学院、至诚书院邀请了李平教授、张士元博士、王蒙蒙博士三位老师,共同走进河婆中学开展科普讲座,启迪科学智慧。
李平带大家走进了红树林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他生动地讲述了位于海陆交界潮间带的红树林,向大家解答了为什么红树林被称为“地球上一片珍贵的绿色宝藏”。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协助下,中学生边听讲座边实践,学会了如何利用PH试纸,给土壤来个“酸碱度体检”。这不仅让同学们对土壤的化学性质有了直观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与热情。而大家在亲手制作红树林模型的过程中,更是笑声不断,“虽然我还没见过真正的红树林,但是我的红树林我来守护!”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以及在全球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无法在模型中复刻,但大家誓要守护这片珍贵的绿色奇迹的决心却在这次讲座中落地生根。
张士元带领同学们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偏振光世界。他通过生动的解释,让同学们了解了3D投影、液晶显示器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偏振光的形成原因。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使用偏振片进行旋转,观察到了五彩斑斓的偏振光现象。当同学们巧妙地让光线穿梭过糖水或是直角尺的边缘时,竟然也能欣赏到一幕五彩斑斓的光影盛宴。光线绽放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绚丽色彩。“看!彩虹!”那一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随着王蒙蒙的娓娓道来,同学们仿佛踏入了一个神奇的菌物王国。王蒙蒙不仅介绍了常见食用、药用和有毒菌类的物种名称和形态特征,还引领大家深入了解了真菌在大自然中的独特角色,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同学们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实物,看见了这些“小家伙”的真实面貌,同时通过看、闻、触等多种方式,与这些微小的生命体进行了一次亲密的对话,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神秘。
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却意犹未尽。这场科普活动如同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让“科学”这个曾经神秘莫测的词汇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它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图文:李晓琳、严蓓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