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学校党建研究会在图书馆演讲厅举办第3期党建论坛,主题是“党建+乡村振兴”。论坛由理学院党委和法学院党委承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喻洪,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组织员,“双百行动”各项目负责人、联络人及理学院、法学院党员代表参加论坛,理学院党委书记林锦香主持论坛。
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明强介绍了本期党建论坛有关背景。近年来,汕头大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粤东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撑,形成很多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值得总结交流,凝练提升,更好为“双百行动”集智聚力。
论坛邀请5位教师进行主题分享。理学院党委委员、院长章跃陵以《党建领航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以水产养殖为例》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党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科技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他以水产养殖为例,深入探讨党建如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协同推动乡村水产业发展。
理学院海洋与生物教工党支部书记、生物系主任王树启以《科技扶农 实践育人》为题进行分享。他重点介绍了“党建+科技”如何推动农村实践与教育发展,并结合案例展示了科技扶农在培养人才、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工党支部书记郑红彬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以艺术设计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题进行分享。他从研究背景、典型做法及初步探索三个方面切入,阐述如何在党建引领中融入专业特色,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以艺术设计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邱国良以《聚智引智促振兴——法学院乡村振兴研究的党建引领、方向锚定与关键举措》为题进行分享。基于法学院乡村振兴研究的实践经验,他深入分析了党建在乡村振兴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要通过凝练团队、学界互动、服务地方等关键举措聚焦侨乡振兴、打造高端智库。
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虞新胜以《善用法治服务乡村振兴——法学院党建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法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而党建在农村法治建设中起到了积极助力作用,并结合法学院党建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予以佐证。
喻洪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本期党建论坛围绕党建引领、科技服务、产业振兴、艺术设计、法治服务等方面,对更好发挥党建在“双百行动”中的引领作用进行交流,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实践探索,既有理论阐释,又有事例论证,很有借鉴意义。他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帮扶”“党建引领人才赋能”“党建引领文化发展”,共创“党建搭台,校地共建”模式,推动“党建+乡村振兴”迈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
在“双百行动”中,汕头大学持续以党建为引领,以共建促进合作,以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贡献汕大智慧、汕大力量和汕大方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县域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跨越山海共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文 丁源 吴毅 图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