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照

首映礼现场

恋综拍摄现场
本报记者 蔡妍虹
冬去春来,大地回暖,万物一派生机盎然。在汕头大学(以下简称“汕大”)校园内,随着春气一起萌动着的,还有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心中青涩的情愫。
3月19日晚21:57,由汕大淑德书院学生团队独立摄制的校园恋爱综艺真人秀节目 《十点差“汕”分》首集上线视频网站bilibili。恋爱综艺真人秀(以下简称“恋综”)首次出现在汕大校园,受到汕大师生们的关注和热评。
《十点差“汕”分》首映礼于3月19日晚在汕大淑德书院举行,仪式上,部分剧组成员与观众们面对面交流。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全员皆在校学生的17人剧组,仅用不到2000元的制作成本,独立担纲完成了五集、超过100分钟的恋综制作。由于经费、时间、人力和经验等的匮乏,一些明显的瑕疵也与大学生们的青涩情愫一同留在了最终的成片里。
疯狂 一个想法的诞生
“做恋综,这个想法真的很疯狂。”胡菲笑着说。胡菲是汕大校园恋爱综艺真人秀节目(以下简称“恋综”)《十点差“汕”分》的总导演,也是2021级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二学生。
2022年的6月,正值学校考试月,大家都顶着期末考试的高压。有时复习得累了,胡菲就去逛逛B站休息一下。那时B站上一档恋爱综艺节目吸引了她的注意,随后,大数据把“大学恋综”推荐给了她,“当时觉得好神奇,大学生居然也可以做恋综!”上网一搜,胡菲发现,很多高校的学生都自制了各自学校的校园恋综:南京大学的《春日邂逅的恋爱》、浙江大学的《浙大丘比特》、西南大学的《天生之约》、福建师范大学的《恋爱事务所》……很快,一个“好像我也可以”的想法冲进了胡菲的脑海。
至今胡菲还清楚记得那时候自己心中那种热烈的、跃跃欲试的感觉,“虽然对于未知的困难怀有胆怯,但当时大一的自己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种‘傻’劲,想拍一部属于汕大的综艺的想法非常强烈。”剧组成员黄思敏是胡菲的舍友,“胡菲跟我提到这个想法时,我心里是很忐忑的,关于综艺的制作我们完全没有经验,招募团队、拉赞助、写脚本都是我们没有做过的事情,但胡菲很勇敢地做了这个决定,我挺佩服的。”
担心 招不到嘉宾咋办
胡菲向汕大淑德书院的“你行你为”项目投递了恋综拍摄的策划书后,“没想到居然通过了。”拿着书院资助的800元经费,那个一时头脑发热的疯狂想法逐渐推向现实。
800元当然是拍不了一部综艺的,胡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拉赞助”。带着“大学生拍恋综”这个听起来就不靠谱的项目,胡菲妥妥地在商家那里碰了几鼻子灰,“他们很不看好这个项目,也确实,一听到大学生要搞一个恋综,就觉得很离谱。”
然而,最让胡菲担心的是嘉宾的招募,“如果真的没有人来,那前面的努力就全白费了。”为此,胡菲甚至做好了自导自演的准备。
事实上,“脱单”的需求之高让胡菲的担心显得多余。嘉宾招募的推文发出仅两天,阅读量就超过8000人次,同时有60多人报名。2020级通信工程专业的张翰元想通过节目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19岁的魏佩榆来自马来西亚,“参加节目是希望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最好顺便脱个单”;物理系大三学生吴土振想到节目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碰到自己的心动女嘉宾”;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吕俊昌没有谈过恋爱,他想给自己创造不一样的大学记忆……
崩溃 有成员中途退出
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为胡菲打了一剂“强心针”。随后,招募团队、面试嘉宾、准备拍摄脚本等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但事情并不都像招募嘉宾那样顺利得让人惊喜。说起过去那几个月的经历,委屈的泪光在这个刚满20岁的姑娘眼里打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很多很多次想过要放弃。”胡菲说。
起初,项目团队共招募了成员25名,设有导演组、选管组、宣传组、商务组、统筹组、摄像组、后期组7个组。可还没等片子全部拍完,有一些成员就选择了离开。“大家平时都要上课,我们只能协调周末的时间来工作,体力、脑力的工作量都很大,而且毫无报酬,”胡菲说,“‘汕大恋综’这个项目只是让大家短暂地上头了一下,就像一簇小火苗,很快就被实践中的种种辛苦浇灭了。”那段时间,“恋综可能黄了”的传言也开始在校园网络上行走。
25人团队到最后只剩下17人,“他们一走,空缺岗位上的工作就得由我来扛,那个时候是最难的,我本来只是做策划,到后面我好像把每个组的工作都做过一遍。”剧组成员的中途退出让胡菲感到崩溃,“我和家人朋友们哭诉过好几次,很怕网络上的传言成真。”
据悉,“你行你为”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围绕主题策划和执行项目,学习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以及在分工协作中更好地开展项目的统筹管理能力,提高自身领导力和责任意识。一路走来,剧组的辛苦严映洪看在眼里,甚至有几次出现大的困难濒临放弃,她鼓励胡菲勇敢坚持,“我们给予剧组更多支持的同时,也鼓励、引导他们在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多个方面实现快速成长。”严映洪说。
播出的时间在即,面对200G左右的素材,包括胡菲在内的三人后期剪辑组只能“连开夜车”,不断剪辑。学习视频剪辑软件的操作方法、摸索视频剪辑技巧和思路……胡菲几乎是从零开始,“每天晚上就在淑德书院的会议室里剪,熬夜是经常的事。”她们曾想过外包给视频剪辑公司制作,但上万元的报价把这个穷得叮当响的学生剧组吓得不轻,只能自己埋头继续苦干,“好在后来有淑德书院的助理们帮忙一起剪辑,片子才能够如期上线。”
期待 尝试更多可能性
《十点差“汕”分》综艺名字的背后藏着一个浪漫的含义,“十点差‘汕’(三)分就是9:57,我们的节目在每周日晚的9:57更新,而且,9+5+7=21,21是‘爱你’的谐音。”胡菲说。
去年4月,汕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成海鹰在该校桑浦山校区首开与爱情相关的课程《爱情美学》。“去年开课后,同学们的反响很好,今年也在东海岸校区开课,学生们的热情不减。”成海鹰说。在汕大东海岸校区,160个学位很快就被学生们抢光,“在学生们的要求下,我向教务处调了一个大教室,学位增加至230个,又是马上选满。”
汕大学生自制的恋综也引起了成海鹰的关注。对于大学生把恋综当作“恋爱课”,希望从中学习正确的爱情观的现象,成海鹰坦言,从爱情类课程供不应求的现状也可以折射出当下高等院校中爱情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在成长中迎接爱情的到来,是一件自然而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怎样投入爱情,从中获得美好体验,很多人对此是束手无策的,目前高校没有相应的课程,没有清晰的理论、明确和有共识的概念,大部分人只能从文学艺术作品、网络特别是流行歌曲中获得对爱情更多的认识与理解。”成海鹰说,“大学生自制恋综可以说是他们用镜头记录自己对于校园青春的告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表达了他们的诉求和理解,爱情困扰着年轻人的现象值得更多关注。”
恋综第一集上线不到三天,播放量已经突破6000次,胡菲认真看完了底下的百余条弹幕和评论,“好评的、催更的评论有很多,恋综能得到大家的喜欢真的很开心!很感谢九个月前那个又勇又傻的自己。”
首映式上,胡菲坦言这部恋综除了想给汕大学子构建一个自由交友的平台,提供试恋机会,也希望大家在看完节目后能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更勇敢、更自信地去表现自己,“如果你也有看似很疯狂的想法,不妨去试试!毕竟拍摄大学生恋综这么不可能的事情也成真了,不试试你都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

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epaper/detail/10326_127821_1546453_21379899_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