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南方+】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永松:力促医疗资源扩容升级

2023-03-21 16:18

“当好区域医疗高地建设排头兵,为老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让他们切实享受到医院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便利!”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永松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继续锚定建设高水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准临床科研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标准示范引领作用的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从医疗领域助推汕头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的提升,增进粤东群众福祉。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受访者供图

■ 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南方日报:近年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围绕高质量发展都有哪些探索成果?

陈永松:近年来,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医院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首批9家重点建设医院之一,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评A级,还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首批9家重点建设单位之一,率先在粤东地区通过新标准三甲复审。

陈永松。 受访者供图

在学科建设方面,今年1月,医院重症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运动医学科等4个专科获批成为2021—2022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目前,医院共23个省级二级和三级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全院省级临床学科重点单元覆盖率100%。医院多项技术领先区域、跻身国内先进水平,实施了华南地区首例全主动脉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嵌夹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一期双侧人工肘关节置换术、中华骨髓库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高难度医疗技术,创下了粤东首例辅助生殖技术等多个纪录。

在医疗服务方面,医院承载着区域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功能,在区域率先开展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治疗,现有综合ICU、CCU、神经ICU、心脏外科ICU、新生儿ICU、急诊ICU、儿童ICU等,目前正按照“平战结合”理念改建3900㎡普通病区为重症医学中心,重症病床数将达到128张,具有单独层流系统,将配备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搭载5G技术的院前急救体系等,计划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医院重症病床比例将达到15%,跃居广东省前列。同时,“无假日”门诊、午间延时服务、精准预约、智慧医疗等措施,也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看病获得感。

在科学研究方面,医院建立了粤东首家精准医学研究所,开展针对恶性肿瘤、心血管和代谢相关等领域基因检测。医院药物I期临床试验病房已达到中国国家药监局开展I期药物临床试验的要求,开展药物临床试验项目11项。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围绕特定人群和疾病监测、管理与临床全数据库建设,开展了干细胞、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生物治疗技术研究与转化等临床基础研究。医院还打造了医学大数据平台,建立了101个单病种数据库,《主动脉夹层队列研究及数据平台建设》获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将为医院诊疗水平提供支撑和带动作用,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障。

■ 当好区域医疗高地建设排头兵

南方日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将有哪些作为?

陈永松:高质量发展医院,造福粤东群众,既是汕头在打造区域医疗高地中赋予汕大医附一院的任务,也是汕大医附一院责无旁贷的使命。接下来,医院在前沿医疗技术、疑难危重症诊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现代医院管理等方面担得起来,在“汕大模式”医联体、区域医学检验平台、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公益文化带动等帮扶基层方面沉得下去,努力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研究型综合医院。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重视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医院发展的各方面,提升医院内部监督和治理效能。二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前沿医疗技术,推进支撑新技术的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疑难危重症救治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推动学科融合发展;推动学科、护理、药学等服务模式创新等。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用双聘、柔性引才;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深入开展“培英计划”“英才托举”计划等。四是促进医学成果转化。深化与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开展临床研究与应用转化;建成高标准、智能化、国际水平的生物样本库;开展临床与基础的深度合作的大数据开发与研究工作;力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为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是深化医教协同。以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首批9家重点建设医院之一为契机,打造区域性医学人才培养示范区,创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争取进入国家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行列。六是推进精细化管理。运用“国考”指挥棒,控制成本,建立精准医学、精益管理、精细服务的“三精”管理模式,提质增效。七是升级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医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与医院发展深度融合,提供健康管理、健康生活、疾病预防和康复护理等全周期服务。

■ 实干引领高质量发展走稳走好

南方日报:制约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医院将怎样破题让高质量发展向深向实?

陈永松:近年来,医院紧紧围绕党建、技术、学科、科研、人才、示范等关键要素主动作为,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区域影响力越发彰显,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引领粤东区域医疗水平大步往前。当前,空间条件跟不上医院的高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医院占地面积仅63亩,有限的空间限制了医院接诊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医院将在汕头市委、市政府和卫健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推进医疗资源的扩容升级。同时,将继续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助力汕头破解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医院开创国内“公托私”先河,从2006年托管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以来,至今已建立形成了以院本部为核心,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权属关系、涵盖一级到三级医疗机构的“汕大模式”紧密型医联体。托管以来,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硕果累累:潮南民生医院晋级为三级乙等医院,累计服务超过710万人次;龙湖医院、濠江医院总诊疗人数较托管前基本实现了翻番;各成员单位学科建设、服务能力、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2022年“汕大模式”医联体总体诊疗量超过280万人次。此外,我们还常年开展组团式帮扶,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先后助力南澳县人民医院、普宁华侨医院等帮扶对象在新技术、新项目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医院管理班子将以实干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走稳走好,以高水平医院建设引领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夯实区域医疗高地建设,更好地造福粤东群众。

【记者】彭深

【作者】 彭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952292524669959&wfr=spider&for=pc

上一条:【南方+】全国人大代表黄贵松走进汕大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下一条:【南方+】汕大理学院“党建+科普”:让知识活起来,探索科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