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汕头大学申报的体育教育、泰语、历史学、物理学等4个本科专业成功获批。据悉,此次新增专业主要围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助力粤东经济社会发展,汕头大学将通过借鉴国内一流专业的办学经验,集中优势力量,确保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汕头大学。(来源:汕头橄榄台)
体育特色培养促进地方社会发展
“汕头大学的专业布局文、理、医、工,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在专业设置和布局方面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汕大教务处副处长黄静霞介绍说,目前该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总体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占在招专业比例达到65%。
2022年是汕头亚青之年,汕头大学新增的体育教育专业,将充分利用亚青会举办后的优质体育设施,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市民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为汕头市体育事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满足地方群众所需,促进地方社会发展。
助推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图像识别等信息技术改革背景下,此次汕头大学新设立的物理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将利用物理学科基础优势和亮点特色,提升汕头市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的综合实力,助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地方高校,汕头大学在振兴汕头产业方面主要担当的角色是人才培养。”汕大理学院物理系主任李鹏程表示,近年来,汕头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并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已经发展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例如纺织服装、化工塑料、工艺玩具、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李鹏程认为,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汕头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的关键。
培养国际外语人才助力侨乡发展
作为经济特区、著名侨乡,汕头市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贸易往来频繁。近年来,汕头大学文学院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主动布局相关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正式申报泰语本科专业。据了解,泰语专业将致力于培养熟练使用泰语、通晓国际规则、了解泰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服务地方发展。
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毛思慧告诉记者,未来,文学院泰语专业的毕业生要求不单是能用英文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广东故事、汕头故事,还能用泰文增强与东南亚地区人民的交往,深化双方的友好互信。
推动“侨”文化传播为发展方向
据悉,汕头大学还复办了历史学专业,进一步塑造汕头大学社科人文领域特色品牌。据悉,历史专业将以研究潮汕历史、华侨历史,挖掘保护华侨特色历史文化,推动“侨”文化传播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据介绍,汕头大学历史学专业始创于汕头大学正式招生的1983年,1986年起列为广东省高校重点扶持学科,1994年因故停招。
“经过几年的准备,汕大恢复了历史学的课程,希望对粤东的发展有帮助。”毛思慧说,“尤其是现在‘一带一路’‘华侨历史’‘华侨文化’的发展,其实都需要了解审视历史,从中得到历史经验和教训,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复办历史学意义非常大。”
作者单位:汕头融媒集团
记者:陈文惠
责任编辑:张翌旸 陈洁汶 胡素青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702816797311177808&t=1646206928739&showmenu=false&cdn=https%3A%2F%2Fregion-guangdo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17702816797311177808&ref_read_id=712fae60-e161-4a71-bf3a-a25bd8a19615_1646208169924&pid=&ptype=-1&sourc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