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依靠信念,突破人类的极限,我体验到了伟大长征精神的巨大力量,有了更坚定的信念。”汕头大学学生王玮静回忆起国庆假期的户外拓展活动,内心仍是热血沸腾。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汕头大学学工部、团委组织了20名师生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师生们参观了红军“芦花会议”遗址,寻访红军后代,徒步翻越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三座也是红军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雅克夏雪山,在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举行了别样的思政课。
◎45公里高海拔徒步感受长征艰难
雅克夏雪山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与黑水县之间,在藏语中意为不可逼近的神山,海拔4743米,高耸云天,空气稀薄、天气多变。此次活动最重要的一站,便是位于雪山垭口处有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在翻越雪山之前,队员们首先来到红军芦花会议遗址参观,听遗址守护人、共产党员苏朗彭初介绍红军在四川阿坝州黑水县的革命历史,与当地红军后代一起重走了当年朱德总司令走过的一段山路。
10月4日,师生们于黑水县开启高海拔徒步行程。徒步重走长征路有多难?据带队老师、汕头大学团委副书记陈益纯介绍,此行需三天两夜,分别在海拔3000米和4000米的深山进行露营,徒步距离达45公里。队员不仅需要忍受和克服高海拔高原环境带来的身体不适和高原反应,还可能要经历暴晒、低温、大风、雷雨等多变的恶劣天气。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此前共有百余名学生报名参加,通过长征科考计划书撰写、体育测试、桑浦山户外拓展、跑步打卡等环节选拔出了16名队员,并于暑期开展体能训练与长征史学习,总运动打卡距离达2259公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有了充分的安全保障,在此次徒步过程中部分队员出现头痛、头晕、气短、呕吐等高原反应症状,都得到了及时处理。
“我们出发前能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将户外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当年红军长征时既没有专业的户外装备、天气预报、GPS,又没有充足的粮食水分供应,可以说红军的每一次翻山越岭都是伟大的冒险。”学生郑宜俊无不感慨地说道。
“长征向我们证明了,伟大的精神是驱动我们前进、指明前方道路的永恒动力。长征精神让我们坚信在逆境中永不言弃、敢于突破,再艰辛的日子也会有战胜的一天。”王玮静在活动结束后,如是总结了她心目中的长征精神。
◎聆听海拔4200米的别样思政课
10月6日上午,大部队顺利翻越海拔4400米垭口,抵达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据红原县党史研究室《红原县志》记载,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轻骑师137团执行任务,经过雅克夏雪山时,在这里发现了12具遗骸。据专家考证,这是在1936年7月、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组成的右路纵队中的最后一支部队的红军战士,137团就地造坟立碑,让这12位红军烈士入土为安。
1977年,当地政府重修此墓,以花岗岩雕刻墓碑,碑文是“工农红军烈士之墓”,并在碑额雕刻了一颗红色五角星。直到如今,依然没有人知道这12名红军烈士的姓名。他们与其他许许多多将生命定格在雪山之巅的红军战士,一同铸就了永恒的精神丰碑。
在烈士墓前,全体队员脱下御寒的毛毡帽,神情肃穆地默哀一分钟,并向烈士墓三鞠躬,重温了入团誓词。在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和呼啸的寒风声中,师生们牢记党的宗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心和决心。

活动指导老师、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彦超博士在烈士墓前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思英雄、学英雄、做英雄”主题的思政课。他说道,在长征途中,无数红军战士面临围追堵截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迷茫、灰心,没有放弃革命的信念。这是因为他们能坚定服从党的领导,具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尚境界。
马彦超鼓励学生们:“如果大家像长征战士一样能永葆初心,自觉服从党的领导,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恒心。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默默尽职尽责,在社会需要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在党和国家陷入危险时,能奋不顾身地豁出去。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所有人都会是英雄。”
学生秦力丹表示,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高原缺氧,站在海拔4200米处追忆长眠在这里的无名烈士,聆听他们的故事,令她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动,“无数革命先辈牺牲在大雪纷飞的高山,牺牲在胜利到来的前夜,我们能感受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对国泰民安的期盼。我们一定会学习传承长征精神,报效祖国。”
陈益纯表示,通过本次户外拓展与红色教育的深入融合,不仅挑战了汕大师生的意志力、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更是真正做到把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实物、实景、实感、实行,沉浸式重温了那段峥嵘壮烈的红色革命岁月。在追随红色足迹的过程中,学生们更能深刻地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着不易,也激发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记者】余丹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0/13/c5830443.html?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code=200&evidence=d9c18f07-9902-4a93-a60b-59ae10bf8237&firstColID=87&appversion=8100&colID=87&laye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