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国考”成绩单 2018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国家监测指标考核结果 2020年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18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考核结果,在由医疗质量、运营效...
2020年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2018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考核结果,在由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4个方面一级指标构成的26项国家监测指标中,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共有18项指标得分率超过80%,其中12项指标得分率达100%获得满分,在全国2398家参评医院中,位列其它专科手术组系列全国第11名,荣获专科医院最高等级A的评价,进入全国前20%的排名区间。
从考评结果来看,我院在出院患者手术占比、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和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患者安全)、收支结余和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运营效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理用药)、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占比、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和资产负债率(收入结构)、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和(节能减排)、医护比(人员结构)等方面达到或超出全国同类医院满分值,得分率100%,获得满分;在国家室间质评参加率、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等指标超过全国同类医院平均值,进入优秀序列。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对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医疗质量与水平、学科与人才、管理与效率的全面“体检”,是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将绩效考核作为指导医院相关工作,落实外部绩效引导内部绩效考核,推动和完善医院科学管理和公益性导向的真实写照,也是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大突破!
对于存在短板的个别指标。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将深入地查找原因和制定措施,进一步推进本院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效更加优质的眼健康服务。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由汕头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管理,年门诊量35.3万人次,年住院量1.27万人次,年手术量2.76万例,门诊量年均增长率达17.5%,手术量年均增长率达19.8%,目前中心服务市外(含国外)患者数约占总诊疗量的42.5%。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加强眼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发挥科研优势,开展高水平眼科学的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与海内外多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及国际横向项目28项;获国家及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发表论文69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70篇,与国际团队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203篇,总影响因子为981.129,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4.093。临床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目前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眼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基层眼科医生培训体系,是国际眼科学会ICO眼科医师中国首个考试基地、中华医学会白内障手术培训基地、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专业基地、广东省白内障区域性防治培训基地、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卫健委“远程会诊试点单位”、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协会白内障手术培训中心。
2014-2018年度连续五年列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专科第2位;
2016-2018年连续三年在全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专科获得提名;
2016年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眼科百强排行榜第27位(学术影响力列第13位);
2017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
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眼科排名第33位;
2018年度广东省属医院第三方调查中患者满意度排名第2位,员工满意度排名第3位;
2019年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2019年成立全国医院首个诺贝尔获得者工作站;
2019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最佳眼科公益团体。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及成员先后获得消除白内障盲突出贡献单位、中华健康快车“启明领袖奖”、中华健康快车“最美医生”团队、中华医学会防盲杰出贡献奖、“亚太眼科学会防盲杰出贡献奖”、“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首届老年医学奖——杰出贡献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特别贡献奖”、“Publons同行评议奖”、第二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入选“国际名医录”“岭南名医录”、“中国名医百强榜”、“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http://med.china.com.cn/content/pid/190347/tid/1026/iswa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