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濠江很美,让我想起童年的味道,我想要保护好它。”
10月28日清晨,在汕头市濠江区海旁路旁的一条古巷子里,两个汕头大学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徒步之旅。这一趟,他们计划从濠江古城向汕头大学进发,“我们要徒步31公里去上学。”家住汕头濠江区的黄兴灿告诉记者。
上午六时许的濠江清新寂静,道路仿佛尚未苏醒,黄兴灿和陈永野怀揣激动的心情,却脚步轻轻。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长途徒步。

黄兴灿(左一)、陈永野(左二)的徒步
从濠江古城出发。
行走的地图就在心里
徒步前,黄兴灿曾带外地朋友到濠江南山湾旅游。沿海岸线散步时,他发现,每走一段,风景都有不同,这让他很是惊喜。
于是一些从未有过的想法在他心中酝酿——如果从濠江徒步回汕大,那应该是和平时坐车回学校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吧?
这一次徒步,黄兴灿坦言没有做太多的路线规划。生于此,长于此,“汕头,特别是濠江就是刻在脑海里的记忆,而那张行走的地图,就在心里。”黄兴灿说。从达濠古城的老街一路向北,一路上,他们打卡每年桃花节就吸引大量游客的巨峰寺景区,游赏了建于宋朝的珠浦古镇。

来到石轮渡口,他们选择搭乘轮渡过海。“虽然两座大桥的通车让轮渡客运量变少了,但礐石轮渡承载着汕头人的美好记忆,也是独特的城市风光。在船上休息时,黄兴灿用iPad画起了画,“画画是我的一个兴趣,我喜欢用笔记录目之所见的风景。”坐在旁边的孩子好奇地张望着他,“小孩一家三口到濠江来玩,他们说濠江很舒服,每年都会来一次。”看着黄兴灿快速地画下了眼前漂亮的海景,孩子也重拾了对画画的兴趣,跃跃欲试。
乘轮渡过海,感受汕头独有的城市风光。
徒步老地方,看见新风景
和乘车时飞驰而过的感觉不同,当双脚着地,一步一步慢慢前行时,黄兴灿看到了往时很少会留意到的景色。“我都不知道沿途喇叭花长得这么好,仿佛电线便是它一生的依托,不犹豫地向上生长,就像家里老人常说的,找准目标,勇敢向前走就是了。”
虽然徒步前有做过体能训练,但长时间的行走还是让他们感到疲累,“途中看见过往车辆,加上身体又有些疲劳,真的有些动摇了。”黄兴灿说。“中途有一段真的是体力不支,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不如坐公交回去啦!”陈永野说。但最后他们还是完成了挑战,整个徒步之旅用了六个多小时。
汕大新生卢悦从湖南徒步26天,全程1000多公里到学校报到的新闻影响了黄兴灿汕大学子。“卢悦同学从湖南老家走了26天到汕头来,真的很震撼,这一次我们也完成了一次小挑战,虽累,但不虚此行。汕头人的热情好客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让我感动。”陈永野说。
听闻黄兴灿和陈永野也开始了徒步的挑战,卢悦觉得很开心。“很多人习惯了坐车,即使距离不远,时间充裕,也会开车。其实,偶尔试着走走,会有很多新发现,一条每天必经的路,你开车走过很多遍,可能却没有注意到,它两边都是桃树,树后还有鸡在觅食,直到有一天自己走过一次。”卢悦说。

徒步是密码, 直通“宝藏古城”
但黄兴灿的徒步之旅却不只是完成自我挑战这么简单。
近些年来,徒步越来越成为一项流行的“时尚”运动。由汕头市野外运动协会于2005年首先发起的、每年举行一届的保护韩江母亲河徒步节大型公益活动,己经成为粤东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呼吁关注韩江水资源、保护韩江母亲河。
这给黄兴灿一些启发。作为汕头籍大学生,黄兴灿有自己的使命感,他在思考,能否借此徒步为汕头徒步节开辟一条新的线路,让大家在运动的同时,发现汕头的美,古村落的魅力?
“濠江开发较晚,古迹保存得比较完好,每当中外朋友来时,我总会带他们看看,达濠古城、珠浦古镇、凤岗村……这里有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人们口口相传的感人故事,这里丰富的人文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黄兴灿说,“这一次从濠江出发的徒步,仿佛为濠江与外界的连结找到密码。但濠江如同沉睡的海龟一般,还需要给予更多的温暖才能苏醒过来。”
作者 | 本报记者 蔡妍虹
图为受访者供
https://mp.weixin.qq.com/s/r7WxWryrKrCtJu94AuZd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