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特区青年报】 汕大学子首试“云”合唱,用歌声传递温暖凝聚希望

2020-03-08 12:03

汕头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黄姝昕特别喜欢唱歌。她是学校合唱团团长,女高声部的一员。但她没想到,会有一天因为在家练唱歌,被邻居投诉了。

“那天晚上就一直录一直录,录了可能有几十遍吧,到夜里十一点多了也浑然不知,然后太晚就被邻居投诉了。”黄姝昕说。

黄姝昕在练习的是《相信爱》这首歌。因为录制的时候需要非常安静的环境,家里没有专业的录音环境,于是她把手机放进自己的衣柜里面,自己站在衣柜门口,这样唱着录的。“在家里很久没有练声了,《相信爱》音高比较高,作为女高录起来还是有一点吃力,一直都找不到最满意的状态,以至于最后还被邻居投诉了,只能第二天起来,再开声再录。”前前后后加起来,黄姝昕录了有六七十遍,才最后录到一次令自己满意的。

第一次尝试“云”合唱

为了表达他们对战“疫”一线人员的敬意和早日战胜疫情的决心和期望,她与汕头大学的老师和合唱团的团干们花费了很多心血,从2月15号开始,筹划了这次别有新意的"云"合唱。

黄姝昕告诉记者,《相信爱》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赈灾歌曲,“在选的过程中,和老师一起看了几首歌,这首歌我们觉得是有力量的,能够触动人心,第一次听就觉得很感人,很适合这次的主题。”

2月19日,拿到姚悦老师的钢琴伴奏后,黄姝昕很快发给同学们练习和录制,“21号晚上所有同学就已经把音频交上来了。”《相信爱》虽然歌词简单,但无论是音准、节奏还是咬字、情感表达都有一定的难度。这一次一共有42位同学参加“云合唱”,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和黄姝昕一样不断练习改进,希望找到最好的状态来唱的同学很多。

这是男高声部的戴逸第一次接触“云合唱”,“真是不太习惯,因为是一个人在唱合唱歌曲,害怕唱错调子,踩不准节拍。”没有像在排练厅那样可以根据同伴们的合唱而找节奏、找音调,戴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从下午四点一直练到六点,才把录音交给了声部长。

团员各展拳脚,通力合作

合唱团的团员来自学校中的各个专业,其中不乏视频剪辑和音频合成的人才。这一次大家没能聚在排练室里一起排练,但在各个城市的各自家中,团员们各取所长,各展拳脚,用自己的特长为合唱团的作品出力。戴逸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承担了团里推文和视频制作的工作。

“因为待在家中,视频里的素材有些是用自己以前拍过的素材,有些只能从网上搜寻。”有时为了找到一段满意的素材,戴逸要花费一个下午的时间。为了满足音乐的时长,对得上节奏,同时还要考虑到视频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戴逸在剪辑的时候做了多次尝试和调试。“家里电脑的配置不够,为了在视频结尾做一个简单的爱心特效,电脑卡死了多次。”在戴逸看来,这个视频弥补了大家没办法在一起排练合唱,没办法现场演出的遗憾,“但在网络中,在视频里,在心间,我们一起合唱了。”

合唱是有力量的

一个多月来,2017级新闻专业的连雅佳和许多人一样待在家中,“每每听到电视上为患者与抗疫战士鼓气的歌声,总感觉很温暖,很庆幸自己也有机会可以用歌声去传递温暖。”

2018级广告专业的梁道坤非常想念和团友们一起唱歌的时光,“对着谱子开口的一瞬间便想到几个月前还曾与大家在一起歌唱,想起老师强调的音准、节奏、高位置……疫情期间有这样一次机会和朋友们线上完成一首作品非常难得。”

“虽然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合唱’,但我们还是完成了这一首美妙感人的合唱歌曲。就像在这场疫情之中,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戴逸说
“相信爱是永恒不变的期待。相信爱是幸福的主宰。相信爱把最美的心愿连起来,爱天长爱地久爱同在。”这几句歌词给参加合唱的同学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汕大合唱团团长黄姝昕告诉记者,“合唱是有力量的,希望通过我们的歌声,能够向所有的人传递这份爱与力量,共度时艰,取得抗疫胜利。”

(汕头大学新闻中心对本文亦有帮助)

作者 | 本报记者 蔡妍虹

https://mp.weixin.qq.com/s/Mf7WnY0kagYJOFAk_7RK7A

(视频以及图片详见链接)

上一条:【汕头日报】 “影像战士”冲锋战疫一线 下一条:【汕头日报】 迎难而上筑牢抗疫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