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12日上午,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教授应邀做客云南师范大学“武之讲坛”,以“人工智能及机器自动推荐数学模型的探索”为题作学术报告。郝志峰教授的报告聚焦人工智能浪潮下数学界的思考与探索。他指出,在当前“AI for everything”的通用化趋势中,机器自动选择和评估数学模型(算法)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报告从结构化偏代数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机器自动推荐数学模型(Auto Machine Learning)的统一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针对不同应用问题提供恰当的算法。郝教授强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式的算法选择与优化,不仅是下一代人工智能可解释推荐模型的关键,也是国内外基础模型研究的重要方向。报告结束后,郝志峰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他与大家互动交流,分享了对人工智能与数学交叉领域的最新见解。

分析认为,郝志峰提出关于人工智能及机器自动推荐数学模型的探索主张,主要基于以下多方面的战略布局与社会需求背景:
一、响应国家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战略
(一)国家政策驱动: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人工智能列为前沿领域,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结合。郝志峰的提议直接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
(二)抢占技术制高点:机器学习与推荐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在电商、金融、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优化数学模型可提升技术自主性,减少对国外算法的依赖,符合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
二、推动数学与人工智能的学科交叉创新
(一)数学为AI提供理论基石: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优化与解释均依赖数学工具(如统计学、最优化理论、线性代数)。汕头大学通过强化数学与AI的交叉,可突破算法瓶颈(如模型泛化能力、可解释性),推动原创性研究。
(二)跨学科融合的必然趋势:自动推荐系统的设计需综合图论、概率论、数据科学等多领域知识。郝志峰的提议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培育“数学+计算机+应用场景”的复合型科研团队。
三、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赋能粤东产业升级:粤东地区正加速传统产业(如纺织、玩具制造)的数字化转型,智能推荐系统可优化供应链管理、精准营销等环节。汕头大学的研究可为本地企业提供算法支持,助力“数字粤东”建设。
(二)对接大湾区创新链:粤港澳大湾区对人工智能技术需求旺盛(如深圳的科技企业、广州的智慧城市项目),优化推荐模型可提升数据驱动决策效率,推动产学研合作落地。
四、培养“数学+AI”复合型人才
(一)破解人才结构性矛盾:当前AI领域存在“重工程轻理论”的倾向,许多开发者对模型底层数学逻辑理解不足。郝志峰主张通过深化数学教育,培养兼具算法设计与理论分析能力的高端人才。
(二)应对未来职业挑战:自动推荐系统涉及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等伦理问题,需要人才既精通技术又具备批判性思维。数学素养可帮助学生构建严谨的逻辑框架,应对复杂社会技术问题。
五、提升学校科研竞争力与学术影响力
(一)打造特色研究方向:在高校AI研究同质化背景下,聚焦“数学模型与推荐系统”细分领域,有助于汕头大学形成差异化优势(如可解释推荐、小样本学习等前沿方向)。
(二)吸引国际顶尖资源:机器学习模型的数学理论是国际学术热点(如NeurIPS、ICML顶级会议常设相关议题),此举可推动学校与国际团队合作,提升在AI领域的学术话语权。
六、应对社会需求与技术伦理挑战
(一)优化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推荐系统直接影响用户消费决策(如短视频平台、电商),改进模型可平衡个性化推荐与信息茧房问题,推动技术向善。
(二)构建可信AI系统:通过数学建模解决算法偏见、数据隐私等风险(如差分隐私、公平性约束),为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因此,郝志峰校长提出的“人工智能及机器自动推荐数学模型的探索”这一主张,既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科交叉创新的关键举措,也是汕头大学立足区域、面向全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通过深耕人工智能与数学模型的融合研究,汕头大学有望在智能推荐、数据科学等领域形成突破性成果,同时为数字经济时代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技术应用能力的领军人才,助力社会数字化转型与科技伦理建设。
郝志峰,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大学数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委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超级计算机应用产业联盟理事长。长期关注数学建模与应用、数据科学、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国基-广东联合基金、霍英东基金等项目。4次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以及广东省科技奖等。2020年获“智慧城市先锋榜领军人物”,2021年获“当代发明家”称号。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学校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等14个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并设研究生院和11个住宿学院(书院)。现有专任教师1272人,全日制在校生逾23000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逾16万人。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联盟“资料图书馆”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K08CME5H0532N2U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