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13日,汕头大学举行2023年中国记者节系列活动,今年新增了“中国新闻奖进校园”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展与获奖作品分享会,把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紧密结合,开展了一堂新闻实务的教学课程,一次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

据介绍,“中国新闻奖进校园”活动是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下,汕头大学倾心打造的新闻业务教育平台,也是培育新时代传媒人的特色实践平台,更是培根铸魂,思想引领的重要思政建设平台,这是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里的大思政”品牌活动的重要部分,主办方希望借此为新闻学子们树立事业榜样,帮助他们坚定新闻理想。
11月6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随即获奖的新闻摄影类、国际传播摄影类16项共91幅新闻摄影作品就在汕头大学展出。主办方表示,本次摄影展旨在用活优秀新闻作品资源,拓展新闻业务教育模式,做好“大思政课”建设,筑牢新闻学子理想信念,提升新闻业务素养。

11月12日、13日,特邀四名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新华社总编室编辑饶力文、华龙网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副总监白永茂、江苏卫视《新闻眼》栏目制片人戴玲燕、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记者丁舟洋,在汕头大学桑浦山和东海岸校区分别举行两场获奖作品分享会,讲述创作体会,分享幕后故事。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领略了中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风采,记者节活动使我的新闻理想更加坚定。”汕大2022级新闻专业学生陈泓佳在讲座后如是说。2022级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姜扬涛则表示,分享会让他认识到了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记录时代,书写历史,要始终保持对新闻真相的追求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用我们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奋斗。
汕头大学建校40余年,目前拥有桑浦山、东海岸两大校区,在校本硕博学生合计逾两万人。学校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文化建设,秉承“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育人理念,坚持“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筑汕大精神、汕大价值、汕大力量。该校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持“国际化、重实践、前瞻性”的办学理念,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在全球传媒生态巨变的新时代,致力于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南方+记者 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