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双11”促销活动从线上向线下延申,形式一变再变,但要让消费者买单,最根本的还是要有“真实惠”。今年,不少电商平台就简化优惠规则,为消费者带来“真便宜”。而线下不少实体商超门店,也直接推出各种降价优惠措施,点燃消费热情。
今年“双11”,你的购物车里都有什么呢?有媒体调查显示,有七成半的受访者在“双11”期间有明确的购物需求,其中,以日用家清、服饰美妆和食品酒水是大促期间需求最大的品类。
市民说:“在淘宝买一些护肤品之类的,美容仪也会买一点。”“买一些健身补品吧,比如说蛋白粉之类的。”“主要是买一些化妆品,之前都是买给女朋友用,现在是买给自己用。”“奶粉、衣服都是宝宝的用品,今年主打是宝宝的东西。”
和往年的拼单满减、满额赠送等方式不同,今年“双11”期间,多个电商平台都将“低价好物”作为关键词,基本都是直接拿出降价的优惠措施,用低价来吸引消费者。
市民说:“肯定会便宜啊,已经是一种消费习惯,每年都会到上面囤一波,会买很多,买够一年的量。”“会有这种心态,不参加就亏了的感觉。”
每年的“双11”促销活动,各线下门店也会紧抓商机,开启多样活动及优惠政策,且充分利用明码降价、切实服务等优势,吸引顾客到店选购。在这家手机店,多款新机型均参与到“双11”的优惠促销中。
华为智能生活馆汕头万象城店店长谢泽炜说:“到店消费满额或完成互动,即可参与抽奖赢华为手表、手环等好礼;手机、穿戴、音频、PC、平板、智慧屏等多品类热门产品价格限时‘直降’,最高立减6200元。”
大学生说:“这款手表刚好有我喜欢的功能,我今天就过来看了一下,觉得还不错,今天刚好‘双11’,有优惠就买了。”
在万象城商圈,记者发现,“双11”期间,食品、服装、电子产品、车辆等商家大都推出诱人的优惠措施,包括“满减”“买一送一”等,备受顾客青睐。”市民说:“买了小孩子的衣服、裤子这些。”“买衣服、鞋子,买一些有打折的,比平时会便宜。”
有专家指出,事实上,当“双11”走到第15年,电商、零售领域各类新业态并起,消费需求更加多元,消费场景也不再明确划分边界,线上与线下都参与到“双11”大促的“狂欢”中。而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务实,消费本身也不止是“下单提货走人”的简单交易过程,而是更关注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流程服务体验。
汕头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郭功星说:“消费者现在更加理性,‘双11’的边际效应正在逐步递减,因为‘双11’现在也持续了很多年了,消费者或多或少也有一点审美疲劳,那么消费者对购物节的理性态度正在逐步回归,在消费的时候也更加的理性,这就导致‘双11’的边际效用正在逐步递减。”
专家还指出,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文化自我认同感的不断提升,今年“双11”期间,国货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汕头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郭功星说:“这几年,我们国货品牌活跃在大众的市场,持续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更加具有文化自信,国货品牌的销售额也开始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双11”是一场购物狂欢,消费者在下单的同时,也享受了“剁手”的快乐,获得了心理满足感,但有消费就有潜在纠纷,防范消费风险不能忽略。有关方面提醒,消费者如发现合法权益受侵害或有问题咨询,可拨打12345政府热线或通过广东消费维权网、全国12315平台进行在线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