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南方+】汕大学子发挥专业优势,走进中小学开展化学非遗科普课程

2023-10-09 16:24

“哇,这是什么原理?太神奇了!”“老师和哥哥姐姐们,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课程结束,汕头大学附属学校的小学生围着汕头大学的大学生,兴奋地询问道。

以上场景,来自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组织的公益课现场。自今年9月中旬,该院首次开设“化说科技 筑梦未来”科普公益服务性劳动课程,截至目前已相继联动汕头市渔洲中学、汕头大学附属中小学,为近300名中小学生带去了一场场精彩奇妙的“化学+非遗”科普实践活动。

请进来、走出去,沉浸式感受科学魅力

在汕头大学科普研学开放日活动中,中小学生们走进大学校园,参观科普基地、操作化学仪器设备,用光谱仪检测物质的发光性质,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金属切片,体验微观世界的美妙。他们在场景中观察、在实操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化学的魅力。

“中学校园设备仪器有限,通过这一次科普活动,让普通高中生也能够有机会切身体验先进化学设备,亲手操作化学实验,有助于他们提升对化学学科的认识。”汕头市渔洲中学副校长倪隆金如是说。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课程组走出大学校园,发挥专业优势,把化学科普实验搬进了中小学。课堂上,学生们津津有味聆听科学知识并积极给予回应。在课程成员的细心引导下,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趣味实验,沉浸式感受神奇的实验现象,在实践中提升了观察、创新、实践、探索的能力。

汕头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李向新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小学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能够通过兴趣的稼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科学素养。这种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寻觅非遗中的化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漆艺和扎染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技艺均与化学息息相关。譬如漆艺和扎染中用到的漆、布料、染料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化学工艺的改进更是促进漆面光泽、布料物性和染料性能提升的关键。

在此次科普公益服务性劳动课程中,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课程团队将科学与文化融合,重点普及了漆艺、扎染中的文化价值、化学知识与工艺。“我们从化学视角来了解非遗,传播非遗,通过带领中小学生动手创作扎染拓染布袋、打磨漆艺吊坠、制作漂流漆画,让他们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感受化学+非遗作品的神奇。”课程教师武庆贺教授说。

在一声声赞叹声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专属的非遗作品,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方奕文教授表示,此次科普活动旨在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让大学生体会服务性劳动教育的价值,让中小学生感受化学魅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参加本次服务性劳动课程很充实且有意义,学生们的笑容是我们课程最好的礼物。”2022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林爽表示,在此次活动中增强了对劳动实践的责任担当,未来会继续坚持科普工作。

南方+记者 余丹

通讯员 高金苹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09/c8177261.html?colID=87&firstColID=87&appversion=10200&enterColumnId=87&from=weChatMessage 

上一条:【南方+】汕头大学23位学者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下一条:【汕头日报】读懂汕头 爱上汕头——来汕就读的大学新生畅谈漫游汕头活动的“美和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