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情万分爱 化作金星绣红旗 绣呀绣红旗 平日刀丛不眨眼 今日里心跳分外急……”汕头大学体育馆舞台上《绣红旗》《眼前形势多险恶》等经典唱段响起,坚定激昂的歌声、精彩的演出感染了所有观众,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这是由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组织排演的师生歌剧《江姐》登台首演的片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创新学习教育形式载体,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建党精神,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通过排演校园版歌剧《江姐》,缅怀红岩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岩精神。
千锤百炼,铸就红色经典
谈及排练歌剧的初衷,艺术教育中心李婕老师表示:“《江姐》这部歌剧是根据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英雄事迹改编创作而成,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剧中以江姐的革命足迹为主要线索,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女性的豪迈形象。这是一部主旋律歌剧,吐露的是最真挚的情感,不论岁月流逝,依然历久弥新,思想性极高”。
传唱经典,传承红色精神
《江姐》歌剧的演员们均是来自学校各个专业的青年大学生,从零基础到登台演出,短短十几分钟的歌剧师生们用了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排练。参与歌剧的师生甚至把中午、晚上的时间都挤出来练习。大二的梁俊翊同学说,每次大家都早早来到排练场,一遍遍地练习,但从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舞台上,师生用独特的演唱方式,结合戏腔与美声,带给观众心灵震撼与情感共鸣。在同学们的演绎下,“江姐”这一英勇忠诚的形象越发饱满与清晰。《江姐》在舞台上重现的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前辈们坚持革命的决心,是理想主义冲破桎梏的欣喜。红色的基调从舞台上渗透到观众的心中,让人感受到一种紧急中迫切寻找希望的焦虑、一种流血牺牲的壮烈之举、一种民族的血性。师生们纷纷表示受到了江姐精神的强烈感染与鼓舞。这次饰演“江姐”的20级网新专业张婉铭同学说:“能在《江姐》中扮演重要角色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对江姐的人物形象有了全新的理解,希望能把江姐的精神传承下去。”
以艺传承,薪火代代相传
一曲《眼前形势多险恶》一曲《绣红旗》,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人物形象鲜明,戏剧情节感人,歌剧《江姐》的演绎,让师生在重温中国革命历史的时候,清晰感受到在那艰难岁月里有那么一群人,可以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而超越生死的界限,甚至向死而生。这场歌剧,让参与的师生、现场的观众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性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当代青年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文艺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文 郭春娟 22新闻与传播 刘志鸿 图 陈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