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汕头大学2023年英语教学国际会议圆满落幕

2023-04-24 16:43

4月15日至16日,汕头大学文学院英语语言中心(ELC)成功举办了其两年一度的英语教学国际会议。大会由汕头大学和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举行,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及地区、85所高校及其他教学机构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复旦大学郑咏滟教授、汕头大学方帆教授、世界英语教师协会前主席/隆德大学Joyce Kling博士、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和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Stephen Krashen7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受邀进行主旨演讲。汕头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国际合作处处长高见,教务处副处长黄静霞、文学院院长毛思慧教授、文学院副院长李杰教授出席会议的开幕式。

本次大会主题为“促成新的英语教学生态:引领者、推动者、革新者”,旨在为语言习得和英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和分享经验的平台,为英语教学科研注入更多活力和拓宽解决思路。

大会的议程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分论坛发言、专家论坛和闭幕总结等环节, 共安排了114场演讲。线下报告学者及与会嘉宾总计155人,线上报告者超70人。与会学者各抒己见、积极提问、热情交流,研讨气氛热烈。

4月15日上午,文学院毛思慧院长首先致欢迎辞,感谢学校领导、与会学者、汕头大学及李嘉诚基金会对本次学术盛会的鼎力支持,并向受邀参会发言的、来自海内外的一流学者团队致谢。同时,他肯定了ELC为成功举办此次会议付出的努力,也肯定了21年来ELC在教学科研竞争力和国际化方面的发展。

在4月15日上午的主旨演讲上,文秋芳教授介绍了在中国建设跨地区外语教师云(教研)共同体的动因、方法和经验;黄国文教授阐述了如何以德育为目标设计中国大学英语教育课程教材;郑咏滟教授讨论了中国外语教育规划与政策中的语言多元化转向,介绍面向语言专业的双外语模式和面向非语言专业的选修课程(LOTE)的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在中国的大学里实施多语言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4月15日下午的主旨报告人为方帆教授与Joyce Kling博士。方教授从应用语言学中的批判性教学和通过去殖民化教学将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纳入语言教育以发展全球本地化能力的两个角度提出将全球英语和超语理论纳入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主张若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他们的全球本地化能力,TESOL就需要考虑语言和文化多样性。Joyce Kling博士介绍了英语媒介教学(EMI)的实践和科研概况,并借助三个案例展示了语言教师和内容教师之间可以如何合作及相互支持,以精准设计的内容与语言整合教学法帮助打造适合具体学生以及具体教学环境的EMI课程。

4月16日早上的主旨报告人是何莲珍教授和Stephen Krashen教授。何教授概述了中国的测试历史,强调了桂诗春教授对学科的重大贡献及其研究的前瞻性,并指出未来中国语言测试的研究动向。Stephen Krashen教授讨论了如何通过自我选择的课外阅读促进语言习得。他认为自主而愉悦的泛读不仅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还有助于读者获取多种领域的知识,比如阅读小说就可以帮助读者透过他人的视角去了解世界和深入地了解他人。

在4月15日下午及16日分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就与英语教学及语言习得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研讨主题涵盖了英语教学法、语言学习者需求与自主性、技术增强型英语教学、英语教师教育与认知、英语教学生态、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语言测试与评估、英语教育政策和课程设计、语言学习材料的开发、英语教学与翻译,以及英语教学与批判性素养等。现场的学者纷纷参与讨论和点评,为报告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汕头大学彭剑娥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王和玉教授、汕头大学方帆教授、汕头大学Yunier Perez Sarduy副教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Lilia Shevyrdyaeva教授,汕头大学方琳博士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分别主持上述的主旨演讲并作了精彩的点评。

临近尾声,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王和玉教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客座教授Manuel de Jesús Velázquez León以及汕头大学毛思慧教授、李杰教授、彭剑娥教授、方帆教授和方琳博士受邀参加了大会的专家论坛。回应Stephen Krashen教授的演讲,毛思慧教授率先结合自身的外语学习经历就英文自主“悦”读的重要性与作用发表了观点,引起了现场专家学者的共鸣和积极分享。接着学者们热烈地讨论了在当下中国英语教学环境中实践自主“悦”读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学者们探讨了测试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测试对语言学习的作用不同,并强调了形成性评价对教师了解学情、学生了解和调控自身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在闭幕式上,毛思慧院长播放了会议回顾视频,引起一片赞叹。随后ELC副主任Yunier Perez Sarduy代表主办方致闭幕辞,再次感谢汕头大学和李嘉诚基金会对本次会议的支持以及会议组委会的付出。本次国际会议在“相约2025”的美好期待中圆满落幕。

借助此次大会的平台,参会者得以增长学术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前沿、建立学术联系,获得学术合作机会。大会对促进参会者的职业发展、推动英语教学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文 英语语言中心

图 20网新 魏志峰 22应数 朱昭源 22电信 何彦杰 21网新 王鑫玥 21网新 邓菲



上一条:校企合作谱新篇——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共建协同育人基地 下一条:理学院、至诚书院“党建+职业引航”(三)“研”途有“理”升学分享会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