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志ASPIRATION
  • 有识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为ACHIEVEMENT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理学院、至诚书院辅导员开展南澳调研行

2023-04-13 11:47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思想精髓,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带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念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经”,4月7日上午,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风奇带领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党员代表来到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汕大南澳临海实验站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和学习交流。

学思明理,以学铸魂

此次调研的第一站来到了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这是广东省唯一县级海防史专题博物馆。馆中全面展示了南澳的海防军事历史,再现了南澳海防历史风貌。驻足馆内,眼前一件件凝聚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文物,一段段海防文史资料及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无不把大家又带回到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长河中。

回望过去与当下的巨大反差,大家内心更加坚定了这一理想信念:今天的幸福生活归根到底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新时代辅导员,我们要带领青年大学生念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经”,在培根铸魂育新人的过程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学铸魂。

锤炼党性,以学增智

调研的第二站是汕头大学南澳临海实验站,大家得到理学院海洋所陈伟洲教授与在岛学生的热情接待。调研中,大家了解了在岛同学实验进展情况以及实验站的历史和基本情况,参观了实验楼、生物育苗室、饵料生物培养室、水生生物培养系统,渔船等设施,并认真聆听了同学们对龙须菜、南澳金贝等部分科研成果和养殖技术的介绍。

在参观完后,所有人无不由衷地感慨:“在海岛上搞科研,条件相对简陋,生活较为辛苦,但是大家沉心科研,成绩斐然,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向奋斗在海岛上的老师们、学生们学习”。

修身正行,以学正风

在随后的沟通交流中,陈伟洲教授介绍了他扎根海岛三十年的初心,自然质朴的语言,真挚朴实的情感,还有那份对于教育的"赤诚之心",震荡着每个人的心头。

30年来,他坚持开展对龙须菜南移栽培的科研工作,始终默默奉献在海岛一线,经过不懈努力,现在终于形成规模产业,为海岛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最盛时期南澳县的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为当地带来一年5千万元的经济效益。龙须菜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发财菜”。陈教授指出,现在实验站的条件照以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恩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要在工作实际中,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科研力量。接着,郑怀平教授在岛的博士生何成和硕士生白向东两位同学向各位老师详细介绍了南澳金贝的培育过程,郑教授带领团队创新南澳金贝养殖技术,提高南澳金贝的营养成分、降低培育成本,助力乡村振兴。

理学院师生不断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转出“新动能”,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服务国计民生。大家无一不被学生们不畏艰险乐观向上坚持科学研究,全心将论文写在大海上的精神所深深打动,无一不被老师们扎根海岛一线,不忘科研初心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深深感染。这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践行这种精神,如何将这种精神传导给学生,赋能学生成长成才,达到以学正风的目的,这是此次调研中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以学促干,再建新功

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此次调研工作使理学院、至诚书院辅导员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提升了凝聚力与战斗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体辅导员将怀着更加坚定、崇高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工作岗位中埋头苦干、挥洒汗水、播种爱心、收获希望,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力争在以学促干中再建新功。

文 谢有娣 李欢歌 王风奇图 赵越 陈实



上一条:机关党委、商学院党委联合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 下一条:“戏艺筑梦,启迪人生”——汕头大学文学院第一届戏剧节顺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