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引导青年学子传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勇担时代重任,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永续传承、世代发扬。11月1日下午,德馨书院党总支和财务处党支部共同组织“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主要包括集体观看电影《金刚川》和红色微课堂两部分。
70年前,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一仗,以弱战强,用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中国军队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扬眉吐气的战争,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影片《金刚川》讲述的正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历史往事,工兵桥作为志愿军战士们通往前线金城的必经之路,反复被炸毁之后又重新修好,彰显着顽强斗争、勠力同心、舍生忘死的民族力量和革命精神。抗美援朝那段辉煌又悲壮的历史,通过荧幕呈现在书院师生们面前,惊心动魄、山河泣血。在场每一位师生党员同志在观影中一次次泪目,也一次次肃然起敬。
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之战。当年几十万年轻人从祖国各地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年的战士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应德馨书院党总支之邀,汕大退休职工、抗美援朝老战士郑坚老师和特邀党建组织员陈美珍教授、财务处党支部陈文正书记、德馨书院党总支张丽婷书记一同以“学习抗美援朝精神.投身新时代强国伟业”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红色微课堂。
郑坚老师是汕头大学退休教职工,陆丰东海镇人,出生于1935年。当年只有15岁的郑坚老师响应号召主动参军,跟同学一道投笔从戎、奔赴前线,成为一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抚顺市通讯学校学习3个月后前往朝鲜加入防空高炮部队101师506团4连。郑坚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口述抗美援朝历史,缅怀为国牺牲的英烈。郑坚老师动情地说,当年真实的战争远比影片里的更残酷更惨烈,我们的战士们没有一个怕死,心里想着的只有一件事,完成组织交予的任务!郑坚老师希望师生们铭记历史,不忘历史,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以血肉之躯护山河无恙的战士们!
郑坚老师回应同学们的提问时讲到,自己从广东到东北的闷罐车上,曾学唱了两首歌,一首是俄罗斯的《共青团员之歌》,“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另一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郑坚老师对这两首歌至今记忆犹新,现场哼唱了起来,他说当时这两首歌给了战士们很大的鼓舞,现在唱起来心里仍然感触很深。他勉励在座的青年大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爱惜国家和民族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好好学习,努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陈美珍教授出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对前辈保家卫国的大无畏战斗精神有很深刻的体会。她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家应当倍加珍惜。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努力拼搏,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勇敢地挺身而出。
财务部党支部陈文正书记跟同学们说,他和郑坚老师在三十多年前曾共事过。1981年,郑坚老师参与筹建汕头大学,在基建处技术科管理现场施工,担任维修部主任。汕头大学建校期间,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郑老师的足迹。当时就深刻地体会到了郑坚老师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在艰苦卓绝环境下的拼搏精神,很是让人敬佩。今天听到郑老师讲述抗美援朝的历史往事,也让人深受鼓舞、受益匪浅。
张丽婷书记要求青年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讲到,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那是“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就是这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张丽婷书记还鼓励青年大学生要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学们是20岁左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学们到了35岁左右,正是青春奋斗之年。祖国的发展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站稳人民立场,雄赳赳、气昂昂向着这一代人的征程和中国梦出发。
2020年是个充满不确定的年份,但全体中国人民无畏艰难险阻,坚韧不拔,跟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势力作斗争,这正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当代的彰显。对于历史,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新生代的青年大学生更不能忘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将牢记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殷殷期望,不负时代、学校、老师的托付,继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锤炼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德馨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