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10时,汕头大学“山海名师讲坛”第八场讲座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E栋教学楼102教室正式开讲!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漫谈大学问”,王泉院士为本场讲座的主讲嘉宾。讲座由校团委副书记陈益纯主持。
王泉长期从事工程结构与材料领域前沿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利用智能材料推广绿色能源以及构建连续力学原理与纳米尺度之间的有效联系等科学技术问题上有突出的学术成就。他注重教育和教学方面的理论与思考,且非常愿意与年轻人就读书学习产生的深远影响等课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内心的天空也要懂得探究。”讲座伊始,王泉从汕大毕业歌《大学问》的歌词切入,解读“大学问”的双重内涵。他指出,“天高地厚”不仅指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更意味着对内心世界的洞察——真正的大学问,既要有仰望星空的胸怀,也要有叩问内心的勇气。
王泉从“何为大学问”“大学问的价值”以及“我们的态度”三个维度带领在场师生探寻大学之问。他指出“大学问就是认识外部世界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的认知。他指出,当历史发展到相应条件时,人类开始对世界(物质和心灵)产生好奇与兴趣,并关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探究世界的运动规律及本质起源,而人类在试图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开始询问自我存在价值和意义等问题。
关于“大学问的价值”,王泉提到了费曼关于科学的三大价值,这对于了解大学问的价值同样有着借鉴意义。“科学具有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以及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潜在可能性而具有天然精神价值,这与大学问所持有的价值不谋而合。”
王泉特别强调,“大学问的道路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独立自由的见解、价值观以及奇思妙想和思考至关重要。”他强调,我们不应被书本上的知识束缚,要敢于打破常规,循规蹈矩只会被当作提线木偶。“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启迪学生尝试用心灵触摸深奥的宇宙和探索追求心灵所感受和拥有的美善”王泉说。
在整场讲座中,王泉展现了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深厚学养。当他阐述探索真理的勇气时,不仅引用了伽利略在挑战旧权威时的坚韧,也谈及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精神;在探讨科学规律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时,他既能从牛顿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出发,又能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思。这种宏大的叙事视角,生动地诠释了何为“大学问”——它不分古今中西,而是人类共同追求真善美的旅程,让在场每一位听众都感受到了思想跨越时空的磅礴力量。
202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姚欣雨表示这场讲座为她开了一扇窗,让她意识到真正的创新或许正诞生于这种跨越文理的“奇思妙想”中。2025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徐科波表示这场讲座让他明白敢于跳出范式、进行哲思层面的追问,才是走向卓越、创造价值的核心动力。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崔心喻表示,以前她总觉得理论知识特别高深,但王老师讲的那些故事让她明白,其实学问就藏在日常的“为什么”里,现在她感觉学习不再是单纯为了考试毕业,而真正开始享受思考的乐趣。
来源:校团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