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代表团到访汕头大学长江工业设计中心,双方继去年在“toio™核心Q宝”儿童科学教育类产品设计研发的良好合作基础之上,就进一步深化未来校企合作内容展开交流。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部总监赵威女士就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及助力大学生的培养案例进行深入分享。其中,“索尼 梦想教室”和由索尼主办的针对大学生的创想大赛活动是校企合作的亮点,为同学们提供实践机会和科技前沿体验。索尼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与高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推动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在交流中发现,李昊宇学术团队的2变3创新应用原理,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智慧农业设施与智能医疗康养产品方面的应用,与索尼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有很多可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话题。
研究可持续发展新未来
索尼始终贯彻ESG战略(环境E、社会S、治理G),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从设计、生产到回收环节,积极推广SORPLAS™再生塑料、Triporous™多孔碳材料等环保型材料,践行环境友好与社会责任的双重使命。
同样,汕头大学长江工业设计中心将可持续设计作为重要研究方向,聚焦可食膜、茶废弃物等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并通过产品化实践推动研究成果落地。这不仅体现了技术的前瞻性,更展现了“设计赋能可持续”的实践路径。
可持续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设计思维的革新。未来可通过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进一步融入生活场景,推动产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
探索创新环境技术与智慧农业设施新路径
索尼研发的创新型环境技术协生农法™是通过让多种植物混生,用聚集的生物的力量来恢复生态系统本来的强度,以形成生态学最优状态。索尼通过与高校合作,基于索尼半导体技术、AI算法、IOT、开发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并对协生农法技术种植的农作物实现数据收集、监测、管理等多项功能,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
汕头大学长江工业设计中心同样聚焦于农业设施装备开发设计,研发了智能光伏清洁机器人、玻璃温室棚顶清洗机器人等产品,致力于将智能技术转化为“易用、实用、美观”的农业工具,降低科技应用门槛,让先进技术更贴合实际场景需求。
未来,双方可围绕“智慧农业设施”展开深度探讨,探索科技农业的落地模式,既提升生产效率,又满足师生实践需求,让智能化农业真正融入生产与生活。
发现医疗康复新方向
索尼通过与高校合作,利用动捕技术,支持大学生开发上肢康复系统,并融入娱乐元素,有利于患者建立持续锻炼习惯,提升康复效果,更让康复过程变得轻松有趣。
汕头大学长江工业设计中心则专注于医疗康复器械的人性化设计,致力于消除技术与用户之间的体验鸿沟。从符合人体工学的肩袖损伤康复训练产品,到老年群体简易操作的康复产品,每一款设计都体现着对使用者需求的深度理解。
医疗康复既要依托科技提升康复效果,更要通过设计传递温度。将智能技术与人文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医疗康复产品,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健康需求。
科技赋能教育,校企合作共创
索尼与汕头大学长江工业设计中心将以toio™创意机器人为技术支点,共同进行科产教融合实践,并在产品设计本科专业和研究生跨学科联合培养中开启“主题课程+毕业设计 +项目共创”的校企全流程合作新模式。
从toio™创意机器人设计开始,到智慧农业设施开发、智能康养产品设计,逐步在《产品设计2(智能产品开发)》《产品设计3(可持续及品牌化战略)》《设计方法·4·商业设计与创新》等核心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跨学科合作研发项目,共同搭建实现毕业设计的技术支撑和数据平台,构筑“从做中学”的创新培养体系,实现科产教深度融合。
在ESG战略背景下,此合作更具现实意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助力基础研究所形成的原创性技术原理和设计应用成果落地,同时实现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文:2024级研究生 殷志豪
图:2022级产品设计专业 严志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