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中华茶文化内涵、弘扬潮汕工夫茶特色,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5月18日,在“5·21国际茶日”来临之际,汕头大学淑德书院举行了“茶叙千年·和美共生”国际茶日系列活动暨“凤凰花开”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启动仪式。汕头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文华教授,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林伦伦,汕头大学党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杜式敏,国家级茶艺技能大师郑惠丰,广东水云涧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柯英伦、总经理余泽辉,韩山师范学院刘文菊教授,汕头大学淑德书院院长林锦香、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方奕文教授、科研处副处长罗英光、文学院程桂婷教授等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在潮州工夫茶冲泡技艺展示中拉开序幕,淑德书院茶艺队成员用一整套规范、熟练的冲泡流程,呈现潮汕茶文化中的讲究与韵味。汕大得一古琴社带来的表演营造出静谧氛围,与茶香相得益彰。宋代点茶表演由“文人茶馆”带来,主理人刘佳纯手执茶筅,以细腻的动作还原宋代点茶场景,让现场嘉宾们直观感受到传统点茶技艺的精致与艺术性。
在致辞环节,刘文华指出,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观样本,潮汕工夫茶更是承载着“和、敬、精、乐”的东方智慧,在校园推广具有深远意义。此外,他还对淑德书院“凤凰花开”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寄予期待,认为这一平台打破了学科壁垒,希望通过此平台能够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创新。林锦香在发言中表示,此次活动是书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融合文化传承与学科创新的有益探索,亦是当代女性内外兼修的生动写照。她表示,未来书院将继续探索文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把潮汕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融入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培养具有多元视野与实践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在“凤凰花开”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启动仪式上,淑德书院院务负责人严映洪介绍了此项目的整体构想与目标,并表示书院将通过多样化的实施方式、多方资源支持,助力学生们全方位发展。目前该项目已开展多个调研传播计划,包括潮汕女性图谱、南澳海岛工夫茶、潮汕手钩花工艺、化妆品创新研发等。活动当日,汕头大学淑德书院和广东水云涧茶业有限公司在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同时,林锦香为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导师们颁发聘书。
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茶文化主题讲座,邀请林伦伦教授作题为《无潮不茶,无茶非潮——工夫茶三题》的分享。林伦伦从工夫茶是潮人的生活方式、工夫茶是潮人追求精致精神的体现、工夫茶是四海潮人文化的象征这三个层面解读了潮汕工夫茶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通过引用详实的史料、生动的典故,林伦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潮人爱茶的生活图景与工夫茶背后的文化底蕴娓娓道来。
活动最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师生们现场体验工夫茶冲泡技艺与宋代点茶,进一步感受茶文化魅力,也围绕“凤凰花开”项目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有学生表示,作为一名外地学生,此次活动不仅使其对潮汕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跨学科合作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茶,是跨越千年的文化纽带,更是打开多元学科的密钥。茶道之“和”,在于包容差异;学术之“美”,源于跨界共生。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茶文化的共赏,更为高校育人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淑德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