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共同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4月25日下午,汕头大学工学院与佛山市顺德区总工会在行政中心213会议室举行《工匠学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汕头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郑再新、科研处挂职副处长李兵,顺德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曾正能、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马涛、顺德区容桂街道常务副主席张望等出席签约仪式。
首先,郑再新代表学院对顺德区总工会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区总工会带领22家企业来学院参加专场招聘会表示感谢。随后,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汕头大学专题宣传片,郑再新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并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和服务地方五个方面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他指出,学院围绕建设“服务地方产业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目标,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需求,在智能制造、新电子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此次与顺德区总工会共建工匠学院,是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重要实践,学院将充分发挥科研、师资和平台优势,为顺德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
顺德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曾正能介绍了顺德“1+10+N”工匠学院体系框架。该体系由区总工会统筹区镇两级500万元工会经费推进建设,以1家区级工匠学院为核心,联动10家镇(街道)工匠学院及N家建设点,计划于2026年建成覆盖全区的工匠人才培养网络,2025年预计培训超7000人次,争取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关证书人数不低于85%。曾正能表示,顺德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正全力推进“制造业当家”战略,此次携手汕头大学工学院举行《工匠学院》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旨在搭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通过订单式培养、定制化培训、项目化攻关等形式,培育更多契合产业需求的“工匠人才”。他期待双方在课程体系设置、工匠精神传承、教师队伍建设、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为“顺德智造”打造高素质人才蓄水池。
最后,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郑再新与曾正能代表双方签署《工匠学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科研、师资力量优势和工会的组织、职工服务及政策引导优势,共同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职工技能培训平台。
此次签约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将共同书写“工匠精神薪火相传,产教融合双向赋能”的崭新篇章,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文: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