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理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12月24日下午,文学院外文系学生党支部与书院总院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校团委书记姚溱、学生处副处长黄少斌、校团委副书记陈益纯为党员师生开展专题党课,并现场与党员师生交流。书院总院党支部党员,文学院外文系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等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外文系学生党支部书记陈醒通主持。
“教育、收入、社保、住房、生育、养老……《决定》中的哪一项民生问题最牵动你的心弦?”姚溱从小切口出发,引出本堂党课主题“《决定》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这些事”。姚溱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现场师生开展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她通过多个生活案例展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正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她特别针对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与同学们开展讨论,并引导大家建立正确积极的婚恋观。最后,姚溱着重强调,《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紧密围绕社会实际,每个人都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指出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本次党课让在场师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黄少斌以理论的角度,为现场师生开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专题党课。他首先阐明“现代、现代化”间的区别,提出现代化的理论提出晚于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受西方社会话语体系的影响,现代化被赋予西方意义上的“发展与进步”色彩。会上,他罗列了西方现代化话语的逻辑体系,并着重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密切联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以及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此外,黄少斌还回溯了中华民族探索走向现代化的艰辛历程,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任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黄少斌号召广大党员师生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汕大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读懂中国。
陈益纯则从学校“功夫茶茶”划艇队横渡大西洋的案例出发,引出“体育精神塑造信念坚定的新时代青年”的专题党课。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陈益纯指出,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的汕大也在不断坚持守正创新,并于2021年后开展了“重走长征路”项目,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以培养体育精神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他提到,人才的培养不应只停留于课堂,更在于对其人格的培养,而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正是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汕大户外教育的发展历程,他谈到体育精神并没有固定范式,点滴体育活动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体育精神,希望广大党员同志能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体育精神”DNA,并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生党员的使命担当。
活动尾声,师生们围绕党课主题以及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其间,2022级泰语专业的高伟填同学结合自身所学所思,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命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同时也大胆地阐述了个人见解,引发在场师生的深入思考。面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与会老师耐心解答,为同学们拨开迷雾、指明方向,助力同学们在求知与成长道路上笃定前行。
本次共建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参与学生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昂扬向上的姿态,积极投身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党建结对共建平台的良好作用,还增进了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今后的党建工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来源: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