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3月至5月间,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理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理’解科普,携手共进实验室”。作为2023-2024学年汕头大学“汕意延续,益起发光”服务学习公益项目之一,“‘理’解科普,携手共进实验室”活动积极响应绿美广东建设的号召,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特色优势,将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加强对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活动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为中小学生提供实验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走进实验室,亲手完成有趣的科学实验,感受科学真理的魅力。
一、龙泰小学篇
用松香封存美好
琥珀,被誉为大自然的时间胶囊。在这次活动中,主讲人从小学课本中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琥珀图案入手,不仅多角度深入讲授琥珀专业知识,还带领学生们亲手制作和打磨琥珀。通过触摸这些大自然用千万年时光锻造出的瑰宝,感受时光沉淀的质感,理解科学的历史价值,让学生们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自然科普的原理。
“生”而有趣·探秘虾体
解剖学作为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而关键的手段,它超越了表面的观察,引领我们进入生物体内部,深入理解内部器官结构的复杂与精妙。在解剖过程中,学生们轻启虾壳,开启了一段探寻生命奥秘的短暂旅程。他们运用剪刀、镊子等解剖工具,认真而细致地进行每一步操作。志愿者们在旁耐心地指导,及时地提供帮助和解答,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随着解剖的深入,虾类的纹理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每一块结构都被小心翼翼地分离并摆放到适当的位置。
二、汕头大学附属小学篇
自然画布·细菌描绘的春色
扎查利·科普菲尔曾言,“科学的世界永远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地方,比起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领域都更有艺术性。”学生们通过培养观察菌落,不仅加深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更在实践中培养了细致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他们以细菌为画笔,培养皿为画布,创作出一系列生动可爱的图案。通过“细菌画”这一独特的方式,学生们对基因工程、发酵工程以及遗传学的分子基础等抽象概念有了更生动形象地理解,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在探索微生物世界的奥秘中,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和艺术创作的美感。
电光魔术·邂逅春天的明亮
电,作为现代文明的基石,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在导体中流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光明与动力。而集成电路,则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它将成千上万的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小小的硅片上,极大地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效率和性能。此次活动中,主讲人通过“实物展示+原理讲解”,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讲解了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构想和创意,将学习到的电路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意中。他们手握导线,慢慢连接起一个个电子元件,构建自己的电路。当按下开关,看到灯泡亮起的那一刻,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一刻,他们不仅点亮了灯泡,更点亮了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三、南澳中学篇
光的魔术·揭秘偏振光的神秘面纱
“认识光,发现光、追逐光、成为光”,这是一场关于光学的探索之旅。在这次讲座中,主讲人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偏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D眼镜、LCD液晶显示屏、摄影用偏振镜,这些看似普通的技术背后,隐藏着光的神奇力量。活动中学生们结合学习到的知识,制作了一场光学魔术——“穿墙而过”。他们利用偏振片,探索了透明材料在偏振光下发生的显色现象,既加深了对偏振光原理的理解,更领略到了光的奇妙与魅力。
四、林百欣中学篇
蓝影留痕·寻觅一夏
蓝晒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印相技术,它不仅是摄影艺术的瑰宝,更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蓝晒工艺中,菲林、曝光、显影是三个不可或缺的步骤。阳光,这位幕后的魔法师,以其神奇的力量,将铁盐与纸张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蓝色影像。只需片刻,阳光下,神秘的蓝色就在纸上绽放,展现出蓝晒工艺的独特魅力。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从菲林的准备到曝光和显影,通过一个个步骤更深入地了解这项传统成像技术与现代摄影的不同。蓝晒工艺的蓝色影像,也以其独特的质感和历史沉淀,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光塑实境·与3D合影
全息投影技术通过光波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将物体的三维图像以一种近乎神奇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记录并再现出物体的立体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活动中志愿者们用一些相对简单的材料,巧妙地将激光全息照相技术进行视觉还原,将这一高深莫测的科技原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当大家点亮手机屏幕,利用自己亲手制作的四棱台结构,将光线折射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时,无不惊叹于科技的魔力。那一刻,科技不再是遥远而冰冷的理论,而是变得生动温暖,仿佛有了生命,跃然眼前。
在“‘理’解科普,携手共进实验室”的旅程中,志愿者与学生们一同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让知识之花在心田绽放。
文字: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黄伟楠 李洁
图片: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