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继续落实美育浸润工作向纵深推进,自今年4月开始,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荣信带领美育师生团队走进汕头市金平区浮西小学、岐山社区中心小学、南澳县云澳镇中心小学、南澳县第二中学等学校,持续开展美育浸润实地调研及教学实践活动。
近日,纪荣信一行来到南澳县云澳镇中心小学、南澳县第二中学,详细了解了两所学校在美育师资队伍建设、艺术课程设置、艺术教育场地设施建设、学科融合等建设情况。
他表示,本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始终把牢“一校一策”的优秀经验,继续结合不同学校美育的痛点与难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整合美育资源、强化美育实践,提炼美育特色,与结对中小学积极探索提高美育教育创新路径和模式,持续推进美育提质增效工作取得实效。
美育师生团队先后走进南澳县第二中学、南澳县云澳镇中心小学开展《潮汕传统文化——剪纸艺术》课程。潮汕剪纸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本次课程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阳剪纸)市级传承人--陈小燕老师进行授课,共计约80名中小学生参加。
课程伊始,陈小燕先对蝴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接着,她现场示范剪蝴蝶的具体步骤,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实践。孩子们神情专注,手持一张红纸和一把小剪刀,左右手相互配合,开合运剪,流转自如,纷纷展现出自己的精湛手艺。不一会儿,一只只生动可爱的蝴蝶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课程的最后,老师给孩子们欣赏了南澳风景的剪纸作品。
陈小燕有感而发,“艺术源于生活,只有细心观察身边的万物,才能剪出具有生命力的精美剪纸作品。”本次剪纸艺术课程走进校园,拉近了孩子们与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距离,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非遗剪纸文化。
随后,美育师生团队走进南澳县云澳镇中心小学分享《版画(丝网)——潮汕版画创作》课程。本次课程深谙版画对激发青少年艺术创意的重要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倡导小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课堂上,林德雄老师讲解了版画的种类和丝网版画的原理知识,让学生们了解了版画的分类、工具以及制作方法,并展示了优秀作品。在动手实操环节中,孩子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体验制作过程。在一声声“老师,兔子会是什么颜色的呀?”“老师,我可以把画带回家吗?”的询问声中,孩子们完成了本次的动手体验。当看到自己制作的成果后,孩子们更是纷纷感叹这次体验新奇又有趣。版画(丝网)进校园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次崭新的体验,让他们在浓浓的墨香中穿越时空,近距离地感受、体验古人的文明智慧,了解印刷起源,亲身感受潮汕非遗文化的魅力。
本次美育浸润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推动美育教育走深走实。接下来,艺术学院将继续整合美育资源、强化美育实践,以各项优质、专业及多元化的艺术与设计课程培训,持续推进中小学美育建设,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注入艺术力量,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树美育新风,育时代新人。
文字:伍俏倩
图片:黎鹏和、吴泓萱、李煌枝、黄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