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 日上午,由党委宣传统战部、发展规划处和化学化工学院联合举办的汕头大学第三十四期“长江大讲坛”在高水平实验楼 B·座一楼报告厅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广东省功能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江焕峰教授和复旦大学教授、教育部计算物质科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徐昕教授应邀参加。江焕峰的演讲主题是“钯催化烯烃氧化胺化反应研究”,徐昕的演讲主题是“多相催化理论新进展”。本场讲坛由汕头大学副校长刘文华教授致欢迎辞,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黄晓春教授主持。
江焕峰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氧化官能团化反应,特别是在钯催化的烯烃氧化胺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诸多进展。在报告中,江焕峰为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该反应在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难题,并提出胺钯络合物、双齿膦配体与醌类氧化剂的协同作用等策略,高效合成了各类胺类化合物。江焕峰还分享了自己科研之路上的心得体会以及与学生相处的趣事,在场师生深切感受到江教授对待科研孜孜以求的严谨态度和热爱之情。
徐昕对单原子多相催化提出新的见解,提出活性中心动态演化对催化中心电子结构的调控作用不可被忽略,为更复杂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此外徐昕还提出在催化循环中半稳定配位具有“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特性,突破了传统 Sabatier 规则的局限。徐昕还介绍了多相催化理论模拟方法的历史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系列探讨。
此次讲座师生们受益匪浅,不仅给师生们提供了与一流学者面对面的机会,也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对科学前沿和进展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