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3日,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23年志愿服务交流会(以下简称“志交会”)在广东汕头举行。在本届青年志愿者的盛会上,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服务着从各地来的青年志愿者,其中就有汕头大学青年志愿者,他们奔赴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北山湾宾馆、汕头市小公园等活动地点,积极为志交会奉献汕头大学的志愿力量。
据汕头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校青协”)介绍,11月21日发布本次活动的志愿者招募信息,11月24日便有超400名同学踊跃报名,经过11月25日的通识培训,最后筛选出了124人,分为14组,进一步展开工作安排和培训。校青协副会长、本次志愿活动负责人之一苏晴告诉记者,本次招募要求报名人员有一定的志愿者服务经验,或在校有学生骨干的丰富经验,确保能全程参与活动,展现汕头大学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中午好呀,欢迎来到汕头!”“祝您行程顺利!”在酒店迎宾时,来自汕头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余嘉慧保持微笑,向每一位来宾表示欢迎,并且主动向来宾介绍汕头和汕头大学,也收获了来宾们的微笑回应。
她说,希望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在汕头学习生活四年的优势,让来宾感受到温暖和亲切。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余嘉慧参加过不少大型活动,但此次她不但收获了一次国家级赛事会议志愿服务的经验,还从这次志愿活动中观察到了如何开展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
来自汕头大学法学院的大二学生叶晓彤也是本次志交会的引导员和接待员,面对这种全国性的大会,她起初兴奋又紧张。“本次活动需要我们更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和礼貌用语,时刻注意到场嘉宾是否需要帮助。”在北山湾宾馆负责接待工作时,叶晓彤作为组长,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提前一小时到达现场熟悉路线,希望能给来宾带来较好的入住体验。
“送观摩证的时候,我为一位来宾解答了他的一些问题,后来才知道他是广以的老师,他表示非常感谢我们汕头大学这次派了这么多志愿者,帮助这次活动顺利开展。”站了一天,完成志愿服务回到宿舍的那一刻,叶晓彤感觉身体“特别特别累”,但是想到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助推了志交会的顺利进行,心里很开心。
12月1日晚于汕头市慧如剧场进行的话剧表演的舞台下,同样有群可爱的汕头大学志愿者。演出进行到一半时,志愿者被临时要求通知观众们演出后的离场方式。为了传达无误,汕头大学理学院的梁烨恂提前打了不下十次腹稿,“您好,演出结束后请从后门离场,请左右传达,谢谢!”“您好!演出结束后请稍坐片刻,谢谢!”猫着腰,快速行走在过道上,既要将通知传达到位,又不能打扰到其余观众观看话剧,即使没有太多实战经验,梁烨恂和小伙伴们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2月2日,“志愿之光”青春歌会在汕头大学大礼堂举行。从进入会场,经过舞台,到进入候场室,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的身影:有为来宾指路的,有维护会场秩序的,还有为后场的演职人员服务的。
节目《年轻的力量》的表演者之一,来自汕头大学商学院的胡博睿称,彩排前一直到演出结束,志愿者都在现场一直工作,“我记得在某场节目临近开始时突然出现缺少麦克风的情况,有志愿者马上奔跑起来为歌手送麦克风,这一幕很让人心生敬佩!向所有的志愿者们致敬!”
来自汕头大学理学院的大二学生周亿作为青春歌会后勤组组长,通过服务清晰感受到了各地青年志愿者洋溢的活力和热情,他还担任了12月3日推介会的控场志愿者,近距离接触到各个大型公益活动的负责人,看到了这些志愿者们沉稳的一面,周亿直言感动。“这两种不同的状态都是志愿者身上极其耀眼的,归根结底,大家出于对志愿服务最真诚的热爱聚集在此,我也更应该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
今年是汕头大学商学院的大三学生颜慧敏在学校参与志愿活动的第三年,在今年年末被评为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省级优秀个人。此次志交会的工作对她来说也是新鲜的,作为志愿者组长的她需要协调现场工作,与老师、市委进行对接等。工作以外,她也学习到了不少公益活动的经验,比如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公益专家所分享的案例,就让她收获颇丰。
“我将进一步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要求自己,继续坚持我的志愿之路,发挥自身能动性,结合以往义教、支教的经验,在助学方面更深入的发挥自己的力量。”颜慧敏说。
与“汕”同行,志愿有我。在这个集志愿服务项目展示、组织交流、资源对接、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全国性综合平台,汕头大学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为志交会服务献礼。第七届志交会落幕,但“志愿服务的汕大脚步”不停歇。
文 邓菲 叶杰铃 吴锦丽 周芷晴 图 邓菲 叶杰铃




